温得和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头上有揪揪的都不好惹,不管是猞猁还是
TUhjnbcbe - 2023/3/27 20:16:00
北京皮肤病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猫科动物,神秘又可爱,相信不少人跟“狮虎豹三兄弟”我一样特别喜欢猫科动物的,尤其是野生的猫科动物,对其更是格外着迷,所以当初大学包括之后的工作,都是从事相关类的。

我曾随着团队到秦岭探寻过豹子的踪迹,也曾独自到“七猫之地”新龙县去走访,虽然我国的猫科动物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说不算十分丰富,但亦不少,同时也拥有着一些只分布在我国的品种,比如华南虎等。

前些年对大型猫科动物比较钟爱,但是最近这两年,几乎迷上了中小型的猫科动物,发现它们虽然在整体实力上面不足与大型动物匹敌,但如果深入地了解它们的话,亦有一番精彩。

今天就来说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中小型猫科动物,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头上耳朵尖有两个簇毛,看上去就如同两个“小揪揪”一样,十分可爱。它们很萌,也很猛,按实力高低来看,算得上是中小型猫科动物的顶尖代表。

欧亚猞猁

欧亚猞猁对狼的压制

中型猫科动物里面,猞猁为王,这不是一句玩笑话,尤其是欧亚猞猁,是猞猁属四种动物里面体型最大的,实力自然也最强。

我不喜欢用一些什么体型、咬合力、爪子长度等理论数据来论述,直接上事实最有说服力。

猫科动物与犬科动物的比较由来已久,而犬科动物之中,几乎只有狼一个能打的,但是在白俄罗斯的森林里面,落单的孤狼常被大猞猁“暴打”。

狼与欧亚猞猁对峙

白俄罗斯科学院的专家们在纳利波基森林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当地猞猁与狼之间存在很强的干扰,简单来说就是猞猁对狼种群的抑制作用明显,而狼对猞猁的抑制则微乎其微。

在-年整个研究期间,专家们就记录了多起猞猁杀狼的事件,其中不乏成年雄狼被猞猁杀死,但却从未观测到成年猞猁被狼杀死。

猞猁是聪明且狡猾的动物,它从来不会主动与狼群发生争执,一旦遇到狼群追捕,它会利用森林的倒木、树木等逃生,不擅长攀爬的狼,对猞猁根本没有办法。

成年猞猁,尤其是雄性大猞猁,会主动找狼的麻烦,在每年温暖的季节,是猞猁繁殖后代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森林里面猎物较为丰富,狼则多呈单独活动,在这个阶段内,孤狼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群居狼的数量,所以在这个季节里面,是猞猁捕杀狼的高发期。

专家们认为,猞猁此举的目的主要是减少幼崽的潜在威胁,毕竟猞猁幼崽,在狼的面前,显得十分脆弱。

在研究区域里面,专家们对狼幼崽及猞猁幼崽的出生率及夭折率,以及两个物种丰度等数据进行了全面的统计研究,发现了一些比较有“颠覆我们认知”的现象。

在不少人的观念里面,认为猞猁体型小,狼呈群体活动,所以猞猁自然不是狼的对手,甚至传出了猞猁会通过装死来躲避狼的捕杀这种错误言论,实际上恰恰相反,狼不但没能抑制猞猁种群的发展,反而受到猞猁的抑制。

在猞猁数量较为丰富的地区里,狼幼崽的死亡率很高,达到了40%-50%,甚至某些特殊的区域里面,狼幼崽死亡率达到了90%;再来看看猞猁,幼崽死亡率才不到20%,说明它们遭狼屠戮的概率较小。

被猞猁杀死的狼

为什么纳利波基森林里的猞猁能杀死狼?这点看体型就知道了,当地的狼虽然也是灰狼种,但体型远不能跟北美地区的灰狼相比,甚至连西伯利亚平原狼的体型都远超它们。

而当地的猞猁,则是猞猁属中最大者欧亚猞猁,一些成年大猞猁,体重超过狼也是常见的现象,所以体重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孤狼怎可与猞猁匹敌?事实上在这片森林里面,被猞猁捕杀的犬科动物远远不止狼一种,还有赤狐、貉等。

被猞猁杀死的狐

短尾猫暴打凶狠的渔貂

猞猁属有4种动物,分别是欧亚猞猁、伊比利亚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猫,欧亚猞猁前面提到过,十分强悍,伊比利亚猞猁生活在西班牙半岛,现在栖息地稀少且破碎化严重,该生境中也没有什么强悍的对手,所以看不出实力高低,反正捉兔子是一把好手。

而加拿大猞猁则就是猫科之耻了,实力非常次,甚至都打不赢体型比它还小三分之一左右的渔貂。

加拿大猞猁

研究人员在缅因州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在-年间发生了数起加拿大猞猁被渔貂击杀的现象,而且场面十分惨烈。

渔貂体型小,食量也小,一下子吃不完一整只加拿大猞猁,所以只能将其分成多个部分藏起来,待日后食用。

渔貂之所以能够捕杀加拿大猞猁,一方面它是偷袭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加拿大猞猁实在太弱了,由于它食性狭窄,几乎只吃白靴兔,所以身体呈现部分特化,雪地抓兔能力是上升了,但却丧失了大量战斗力。

渔貂

同样在北美,短尾猫替猫科动物拿回了一分。短尾猫体型在猞猁属里面是最小的,雄性平均体重也才只有9.6千克,但它性格却十分凶猛,战斗力也强悍,至少能“暴打”渔貂。

在太平洋沿岸里面,渔貂的生存状态不乐观,主要原因就是来自天敌的捕杀,比如郊狼、灰狼、美洲狮等等,都被观察到有捕杀渔貂的现象,所以捕杀渔貂的“人”很多,并不差短尾猫一个,短尾猫“欺负”渔貂这方面,也的确不含糊。

当初人们为了更好地保护渔貂,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研究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人工捕获一些野生渔貂,然后戴上无线项圈放生,进而追踪获取数据。

然而在研究期间,48个研究对象里有27个死亡了,除其中4只渔貂是正常死亡外,其余的皆为非常规因素造成死亡,而里面有15只渔貂,是被天敌捕杀的。

进一步研究发现,雌性渔貂似乎死亡率更高,而从渔貂尸体上采集回来的毛发样本研究,发现来自于短尾猫,即是说短尾猫将它们击杀了。

短尾猫

年,人们对明尼苏达州的野生渔貂进行过数量调查,当时有6千多只,时隔十五年之后,人们再次调查发现,渔貂的数量下降了40%左右,另外,人们还发现了自年以来,短尾猫的数量几乎上涨了一倍。

虽然没有十分明确的证据说是短尾猫造成了渔貂数量下降,但结合多方研究及数据来看,明眼人一分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或许作为平头哥的表亲,同样是鼬科的渔貂,对加拿大猞猁很凶狠,但在短尾猫的面前,只有被“暴打”的份。

“地对空”袭击的典范,狞猫捕鸟有一套

头上有“揪揪”的都不好惹,生活在非洲的狞猫,耳朵尖上也有两个簇毛,根据这个特征,所以很多人将其与猞猁搞混,实际上狞猫与猞猁的关系并不大,反而与薮猫等的亲缘关系较近。

狞猫体型中等,身材匀称,尤其是四肢十分强壮且长,所以攀爬、跳跃、奔跑能力都十分出众,素有“小美洲狮”之称,事实上它们也的确配得上这个称号,在非洲中小型动物里面,是一个比较强悍的存在。

狞猫

狞猫主要生活在一些灌木丛中、半沙漠地带和林地里面,目前的生存状态还算比较乐观,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里面,狞猫很常见,尤其是纳米比亚南部这类食物充足的地区里面,狞猫的种群发展更是呈现出了扩张的趋势。

虽然狞猫的食性较宽,能捕食绝大多数的中小型野生动物,但是它们似乎是一个非常挑食的“孩子”,对食物的要求很苛刻,更是被传出了“吃之前需要先给猎物扒皮拔毛”的说法。

狞猫爱吃鸟,这是众所周知的,正所谓“没有那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狞猫就恰好有那“金刚钻”。

前面说过,狞猫的速度和跳跃能力很强,普通的家猫都能捕捉一些鸟类,而加强版的狞猫,那就更不在话下了。狞猫自己的爆发力和跳跃能力,捕捉一些刚开始起飞,或者想要降落,亦或是低空飞行而过的小鸟。

如果说“地对空”的袭击算不上一种大本事的话,毕竟小鸟没有攻击力,那么狞猫单打胡狼的例子就足以证明其实力了。

狞猫捕食鸟类

可能有人看过那么一个视频,就是一只狞猫与三只胡狼的故事,当时的狞猫与三只胡狼杠上了,胡狼本以为能以数量优势欺压一下狞猫,没想到狞猫不服软,直接与其对打,最后的结果是一只胡狼被咬死,另外两只则被打跑了。

虽然黑背胡狼的战斗力不能与灰狼相提并论,但它的体型与狞猫相差不大,且有三只的情况下,亦不敌狞猫,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狞猫大战黑背豺

低调的荒漠猫,偷偷将自己的技能“点满”

一种在我国宁夏、四川、甘肃等多地都有分布的小型猫科动物,人们相对来说就不是很熟悉了,这种猫科动物就是荒漠猫。

荒漠猫的外表跟家猫长得很像,唯一较大的不同就是它的耳朵上也有“小揪揪”,不过相对于狞猫、猞猁的“小揪揪”来说,荒漠猫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正所谓“揪”有多长,实力就有多大,“小揪揪”并不长的荒漠猫,实力自然也不能与上面提到的这几个相比,但在小型猫科动物里面,已经算是顶尖战力了。

荒漠猫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种猫科动物所生存的地方环境比较恶劣,但这样也造就了它们强悍的生存能力,如果将爬树、奔跑、跳跃等猫科动物所具备的技能拆分开来统计的话,那么荒漠猫无疑就是偷偷地将技能“点满”了。

它攀爬、跳跃、奔跑、伏击、爬树、打斗等各项技能都十分出众,不管是老鼠、家禽、兔子、旱獭等各种中小型的动物,只要是它想吃的,就没有捕不到的。

还是那句话,头上有“小揪揪”的都不好惹,不管是猞猁还是狞猫,甚至是荒漠猫,从实际的例子以及战绩上面来看,都非常亮眼,在同级别的捕食者当中,它们算得上是顶尖的存在了。不知道你们还知道哪些头上有“小揪揪”的动物,实力同样十分强悍的,“小揪揪”的位置不局限于耳朵尖上哦。

(喜欢请给个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头上有揪揪的都不好惹,不管是猞猁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