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小编曾经一直认为李连杰最棒的作品是《霍元甲》,然而,当我看了《投名状》之后才发现,原来《投名状》才是他的巅峰之作。
《投名状》是一部上映于年的老电影,电影虽老,但内核不老,就是拿到现在,也是能碾压一大批的小鲜肉作品的。
当你看了这部作品之后,除了会被李连杰,刘德华和金城武被的演技所折服之外,还会被这里面的故事深深吸引,最关键的是,当你透过现象看本质之后,就会发现,原来《投名状》是想告诉我们以下这些事。
:没有大的格局,你的事业肯定走不远
不管是谁,没有大的格局,你的事业肯定做不大,也走不长久。
而庞青云就是这样的人,他虽然有格局,但还不够大,甚至可以说是个狭隘的格局。
他的结局是悲哀的,不仅被和兄弟反目,还被别人用枪暗杀,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忘记了两件事
第一件:
他必须有自己的班底(势力),有自己的势力才能让他在所处的环境立足,而赵二虎和姜午阳就是他的左膀右臂,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惜啊,他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当庞青云杀了赵二虎之后,庞青云已经成了一直软脚蟹了,因为他亲自将自己的獠牙(赵二虎)给敲了下来。
第二件:
除了有自己的班底之外,庞青云的上头是没有人的,也就是说,只要比他官高的人要害他,那他多半会凶多吉少。
基于这种情况,庞青云其实最需要的就是夹着尾巴做人,不要被人抓住把柄,又或者是,他可以急流勇退。
而以上的这两点,庞青云是一样都没做到,也一样都没有,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庞青云最后的悲剧了。
:思想单纯的人,永远都不是“城府极深”而且“心狠手辣”的人的对手
在这部电影里,庞青云(李连杰饰)、赵二虎(刘德华饰)、姜午阳(金城武饰)三人是立了投名状了的。
“投名状”就和《三国演义》里面的“桃园三结义”一样,属于兄弟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那种。
如果庞青云和赵二虎他们一样,也是将“义气”放在第一位的人,那他确实是值得成为兄弟的,可惜他不是,他和赵二虎根本就不是一类人,只是他将自己隐藏得非常好,好到让姜午阳深信不疑。
所以,当赵二虎和姜午阳遇到庞青云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们的结局会以悲剧收场,因为赵二虎相比于庞青云实在是太单纯、太好骗了。
首先,去投奔*营就是他(庞青云)计划中的最重要一环,他要利用赵二虎手里的八百个人马向坐在上面的三位表示“自己还有人、自己还能打、自己还有被利用的价值”。
其次,为了在所有人面前立威,庞青云硬是不顾赵二虎的苦苦哀求而杀了他的手下,而杀了他的手下也就是在打赵二虎的脸,也无异于是在告诉所有人:“我才是老大,你们都要听我的”,而此时此刻,庞青云所做的一切已经与他们兄弟三人当初立下的“投名状”的事业背道而驰了,人谁都能看得出来,庞青云是踩在赵二虎的脸上在往上爬。
最后,为了继续升官,庞青云毫不留情的暗杀了赵二虎,可怜赵二虎在死之前还在担心着他的大哥。
所以心思单纯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是城府极深而且心狠手辣的人的对手,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纬度上。
:什么样的性格就做什么样的事
庞青云就像一头聪明的狼,按他的城府和打仗本领来看,他缺少的就是一个引路人而已。
可惜的是庞青云并没有遇到那个人,他的雄心壮志和个人突出的能力实在是太锋芒毕露了,以至于他的上司时刻提防着他,因为只要给庞青云一个机会,那庞青云顷刻间就可以取代他们。
所以,从庞青云的性格里缺少了“藏拙”二字,锋芒毕露的人容易过早的夭折。
而要说起赵二虎,他太注重“义气”了,,可也正是因为他太讲义气,所以他不适合混迹于官场,以他的性格,他更适合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自己的一帮讲义气的哥们过那些自由自在的日子。
最后要说一说姜午阳,姜午阳其实特别聪明,他从赵二虎的身上学到了“义气”,又从庞青云身上学到了“取舍”。
他唯一的可惜之处就在于他上了庞青云的贼船,上了这条船,导致了姜午阳失去了一切,不仅失去了二哥和大哥,同时也失去了所有的朋友,所以,选对的人做朋友是特别重要的。
写在最后:
这部电影总的来说是非常优秀的,他就像红酒一样,时间越长越走韵味,每一位所看之人都会有一定的收获,虽然豆瓣评分不高,但它却是可以和《肖申克的救赎》相媲美的国产电影,不信?你可以抽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