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得和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优秀作业为有源头活水来从世界铀资源
TUhjnbcbe - 2021/9/17 21:30:00

本文是本学期的通识核心课程“矿产资源经济概论”课上的优秀课程作业,作者是光华管理学院的王宇。本文通过经济学视角分析世界铀资源市场上的市场失灵现象,结合我国核工业的发展情况及铀资源需求现状,论证中国当下铀资源开发“走出去”方略的合理性,并对中国核工业“全产业链走出去”的规划进行了一定的前景展望。

“矿产资源经济概论”是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朱永峰教授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课程大纲

矿产资源经济概论

Vol.

走进课堂

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世界铀资源市场看中国核工业发展战略

王宇

光华管理学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核能工业的高速发展,铀资源国际市场被越来越多地给予重视。本文通过经济学视角分析世界铀资源市场上的市场失灵现象,结合我国核工业的发展情况及铀资源需求现状,论证中国当下铀资源开发“走出去”方略的合理性,并对中国核工业“全产业链走出去”的规划进行一定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核工业铀资源海外资源开发市场失灵

我国核工业发展现状及战略简介

1

我国核工业现状及资源需求简析

中国核工业发展起源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早期的发展意图以保障国家安全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迅速发展,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核工业实现了自主化、系列化、规模化的全产业链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上核工业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优化国内能源结构的需求有所增强。在我国,核电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核电产业规模有扩大趋势。从图表1可以看出,-年,我国商用核电机组容量、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及核电在总能源供应中的占比均呈上升趋势,体现了我国核电工业产能和产值的同步提升。

图表1:-中国核电发展趋势

年1-6月,我国核电总发电量同比上升23.09%,核电上网电量同比上升22.82%,增长趋势明显。

图表2:发电量

图表3:上网电量

铀矿资源是核反应的必要原料,当下中国核工业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对铀矿资源需求的上升。我国铀资源并不算贫乏,但铀矿天然地质禀赋条件较低,探明的资源量非常有限,国内供给难以满足近年来因核工业迅速发展而带来的原料需求上升(如图表4所示)。因此,我国近年来铀资源对外依存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如图表5所示),目前,我国铀矿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70%。

图表4:中国铀资源产量与需求量

图表5:中国铀资源对外依存度

在铀矿这样重要的战略资源上保持如此高对外依存度,不利于我国核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极易因原料供给不足造成产能过剩现象。因此,笔者认为,该现状是亟待改善的。

2

铀资源开发“走出去”战略

在铀资源开发方面,我国*府提出了“国内保障三分之一、国际贸易三分之一和海外铀资源开发三分之一”的核电工业基本保障原则,欲降低通过不确定性较强的国际贸易途径获取铀资源的比重,减小生产成本跟随国际铀价波动的程度。

因此,在对外的铀资源获取方面,中国*府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对于海外铀矿的勘探和开发,获取海外铀矿山开发权,将开采的铀资源运回国内。相较于依赖国际市场,海外开发可增强中国对海外铀矿的控制权,为中国核工业提供更为稳定的海外铀资源。

以下,笔者将结合世界铀资源市场特点具体分析中国*府实施铀资源开发“走出去”战略的合理性。

“走出去”的原因——基于世界铀资源市场的分析

1

地理上的供需不匹配——简析世界铀资源分布特点

地球上铀矿资源地理分布不均,矿产天然分布与铀资源需求的不匹配是世界铀资源的一大特点。分析图表6、7可发现,世界主要产铀国哈萨克斯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自身对铀资源的需求很少,而主要的铀资源需求大国如美国、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自身在铀矿储备上并不占优势,这从侧面说明了铀资源国际贸易与跨国开发的必要性。

图表6:铀资源供给情况(基于年数据)

图表7:铀资源需求情况(基于年数据)

2

铀资源贸易中的市场失灵

国际贸易通常是解决世界范围内资源供需不匹配的最自然的途径,但笔者认为,在铀资源的国际贸易中存在明显的市场失灵现象,导致市场“看不见的手”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进而导致资源配置低效。以下,笔者将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世界铀资源市场中由于垄断和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

首先,在经济学意义上,铀资源市场卖方竞争程度较低,垄断现象十分明显。从供给端看:世界三大产铀国哈萨克斯坦、加拿大、澳大利亚供给了全世界70%以上的铀资源;在铀矿资源的实际控制权上,世界上超过80%的铀矿被几个大公司(如加拿大矿业能源公司Cameco、法国阿海珐集团Areva、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Kazatomprom等等)完全控制。而反观需求端,对铀矿有需求的主要是各国的核电工业部门,这种重工业产业固定投入多,如果没有原料供给,将陷入产能闲置的困境,因此,买方对铀资源的需求弹性很小,当铀价上涨时,各国大多选择支付高价而不是退出市场。综上,笔者认为,资源垄断、需求刚性使得卖方在铀资源市场上议价能力较强,使得世界铀矿市场价格受供给端影响较大,极易发生因供给量变化而产生的大幅价格波动。

如图表8所示,至年,世界铀价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年铀价大幅上升,峰值曾达到美元/磅,原因主要是年加拿大、澳大利亚铀矿山的意外停产,供给骤降而需求有一定刚性导致了铀价的迅速上升。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年及以后的铀价下滑也主要是因为美国对于库存铀的出售,相当于用回收铀作为次级供给补充了主要供给来源的暂时缺失,使铀价得到控制。

笔者认为,世界铀资源市场几次较大的价格波动大多由供给端主导,且铀价较十几年前的上升现象也体现出垄断对于铀资源的购买者效用的夺取。铀资源市场的垄断情况会造成交易价格高于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价格的情况,铀资源的购买者福利受损,这是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现象,体现了当下铀资源贸易市场的不完备之处。

图表8:铀矿的世界市场价格-

第二,铀资源市场上的交易有很强的外部性。铀的国际贸易超出了单独的经济领域,涉及国家安全等众多*治敏感问题。例如,向有违反国际共识发展核武器意图的国家出售铀矿资源就会对该拥核国家的邻国乃至世界各国产生负的外部性,即使这笔交易在经济意义上看似是完美的,但随之而生的负外部性(如战争威胁、安全恐慌等等)着实危害了整个社会福利。

由于这种外部性的存在,国际上产生许多限制铀资源贸易的协定、共识(如年达成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对于铀贸易上的限制),减少了这种违规交易对世界人民安全上的威胁,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加剧了铀资源市场的失灵。

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条约的签署在降低铀资源贸易市场经济效率的同时并未完全达成维护世界安全的目的,铀资源拥有国对条约的遵守程度会随时间、*府执*理念、国内经济形势、外交需求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澳大利亚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一直坚持在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下进行铀资源贸易,不向不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出售铀矿。但在年,阿博特*府上台后,打着“经济不应被铀出口*策掣肘”的旗号,放宽对铀出口的限制,向早在年就与美国签署核合作协议的印度出售铀资源。为实现澳印两国经济交流复苏,阿博特*府不惜放弃三十余年来一贯坚守的核不扩散原则。

可见,在某些执**府的意识中,铀资源是国际经济及外交谈判的筹码,可利用它的贸易达成特定的*治目的。

因此,笔者认为,地缘*治关系和国家外交手段对铀资源市场的交易量、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而这种*治因素带来的国际铀价波动,会使得未来国际贸易获取铀资源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各国可通过国际贸易获取的铀资源量大小无法像国内铀生产和海外铀开发那样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综上,笔者认为,垄断和外部性导致当下世界铀资源交易市场存在交易量及价格不稳定、无法高效配置资源等不够完善之处,因此,国家在制定铀资源战略时,也应审慎考虑,不能给予国际市场过高的依存度。

3

为什么是“走出去”而不是“买进来”?

笔者认为,我国*府大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发海外铀资源,同时降低铀资源国际贸易依赖度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府对国际铀资源市场不完善性、不稳定性的深刻洞察,我国核工业上游的铀资源开发思路正在从“买进来”逐渐向“走出去”转变。以下,笔者将阐释中国铀资源开发“走出去”的几点利好之处,这些优势,都是“参与铀资源国际贸易”途径所不具备的。

首先,开发海外铀资源可为中国核工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

开发海外铀矿的最直接收益就是获得对该铀矿产品的支配权。例如,年,我国中广核集团完成对纳米比亚湖山铀矿项目%股权的收购,湖山铀矿投产后,其产品将通过协议全部出售给中国广东核电公司。据专家估计,湖山铀矿首期产量可保证30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30年的天然铀需求。可以看出,类似湖山铀矿的海外铀资源开发可以保证我国核工业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提升我国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信心。

第二,海外铀资源掌握量增加,可加强我国在世界铀矿市场上的话语权。

目前世界铀矿市场上的大企业之所以拥有较高议价能力,主要是因为其跨国铀资源开发起步早、发展快、资源控制量大,进而形成一定的市场势力。而目前我国由于海外铀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在世界铀矿市场上话语权一直较弱,但我们也能看到,随着我国企业铀资源开发“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我国在世界铀市场上的地位已经有明显提升,可预计未来我国在该市场的话语权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三,铀资源开发“走出去”有利于我国与铀资源拥有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建设。

非洲国家纳米比亚、尼日尔拥有丰富的铀矿资源,但没有独立开发铀矿的实力。中国与这些铀资源拥有国建立资源开发合作,有助于这些国家把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该国出口繁荣、增加*府税收,同时,铀矿的建立也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有助于改善当地因劳动力闲置造成的经济、社会问题,对矿产资源拥有国大有裨益。因此,海外开发铀资源是一项我国与铀资源拥有国互利共赢的事业,将有利于我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发展。

中国核工业“走出去”的前景展望

未来,我国核工业的“走出去”不应只局限于“核燃料原料采集”一个模块,在核配件制造、核工业建设、核废料处理方面也应实现国际化,推动我国核工业进入全产业链“走出去”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每个产业板块互为依托、互为补给,充分发挥中国核工业产业链完整的优势,为欲发展核电的新兴经济体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这种全产业链“走出去”的趋势,会使中国核工业国际化跳出“海外获取铀资源”的资源输入目标的局限,真正实现中国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的对外输出,这将加深与目标合作国家的经济往来,在经济合作中稳固友好的外交关系。

结论

笔者通过分析中国核工业的发展趋势与世界铀资源市场的不完善性,得出结论:为适应不断增长的铀资源需求,我国应降低铀资源国际贸易市场依存度,鼓励“铀资源”开发走出去,积极掌握海外铀资源的开发权,为国内核工业发展提供稳定原料来源。同时,笔者认为,下一步应积极推进我国核工业“全产业链国际化”,为正在建设核工业的国家提供中国方案,实现更丰富的经济效益,促进国家间在核工业方面的深度合作,这样,中国核工业“走出去”的道路会越走越阔,前景会愈加光明。

参考文献:

[1]李文,许虹,王秋舒.全球铀矿开发现状及投资建议[J].中国矿业,,26(03):9-14.

[2]陈润羊,韩绍阳,花明.世界铀资源供需形势与中国核电的应对策略[J].矿业研究与开发,39(02):-.

[3]王晓璇.澳大利亚的核不扩散*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4].至年铀供给分析[J].世界核地质科学,(02):74-78.

[5]陈晶,李璐.“一带一路”国家铀资源概况及合作前景探析[J].现代矿业,,35(07):22-25.

[6]徐浩,任忠宝,刘鑫扬.全球铀矿生产成本及供需形势展望[J].矿业研究与开发,,39(10):-.

[7]白琰媛.尼日尔与法国双边关系研究(年至今)[J].法国研究,(03):1-15.

[8]张金带,李子颖,苏学斌,谭亚辉,李胜祥,苏艳茹,李建华,邓平,徐乐昌,潘自强.核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1(01):-.

[9]王鸿雁.关于中核集团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策略建议[J].中国核电,,10(02):-.

文馨编辑/郑林校对

通识联播

精彩依旧继续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

.
1
查看完整版本: 优秀作业为有源头活水来从世界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