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允许猎杀和交易白犀牛的提议被公约否决后,两国威胁要退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两国环境部长表示,如果该条约阻碍了他们地区的保护努力,就没有必要成为缔约国。
Photo:Pixabay
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威胁要退出国际野生动物条约,此前一项允许猎杀和交易白犀牛的提议被该公约否决。纳米比亚在瑞士日内瓦刚刚结束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十八次缔约国会议上提出了这项建议。
两国环境部长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拒绝这一提议不以为然,他们说,如果该条约阻碍了他们区域的保护努力,就没有必要成为缔约国。
纳米比亚提议将其南部白犀牛从附录一的分类中列入附录二,并附上注释,以允许活犀牛的国际贸易和该物种的狩猎活动。
附录一下的动物被列为濒临灭绝的物种,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允许买卖它们的产品。
附录II下的动物产品贸易是允许的,但必须加以控制,以避免使用与动物生存不相容的产品。这些物种不一定有灭绝的危险。
纳米比亚环境部长PohambaShifeta昨天在公约结束时表示,纳米比亚的白犀牛数量是健康的,因此并不构成“濒临灭绝”。有人认为纳米比亚的白犀牛数量仍然很少,对此我们提出了异议。纳米比亚的犀牛数量居世界第二。
此外,环境部长PohambaShifeta抨击了一些投反对票的国家,称他们的观点没有科学依据,并指责“他们没有应用科学,而是把整个事情*治化。”
环境部长PohambaShifeta表示,《公约》签署后不久,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将召开会议,进一步讨论纳米比亚和其他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国家的建议被拒绝的理由,并重新考虑它们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成员国资格。
环境部长PohambaShifeta表示,“我们会考虑我们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地位,因为如果它不能真正帮助我们保护野生动物,反而让那些做得好的动物感到沮丧,那么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留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
博茨瓦纳环境部长OnkokameKitsoMokalia也对会议的结束表示失望,他称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与当地的现实毫无关联”。
Mokalia表示,“我认为人们脱离了严酷的现实,这很简单——我们有气候变化的问题,我们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的人口,越来越少的肥沃多产的土地,我们必须生产食物,我们缺水。”
Mokalia赞同Shifeta的观点,他表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不应该屈服于那些在其地区甚至没有犀牛种群的国家。
Mokalia对这些国家在决策时忽视考虑南部非洲经济以及该区域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作的努力表示失望。此外,他表示,这一决定缺乏科学依据。
Mokalia称:“然而,我们来到这里,坐在这里,和那些甚至连一头大象或犀牛都没有的人争论……然后你开始想,《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值得吗?我认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早已过期。”
Mokalia表示,目标不是让该地区脱离自然保护,退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提供一个机会,证明他们的模式是有效的。我们在这里倾听非*府组织的情绪,告诉我们的一些非洲国家在承诺‘我们将帮助你们’的情况下应该做些什么。我们不需要帮助。
坦桑尼亚总统马古富力代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以该地区主席的身份发言。他表示,这项多边条约目前的运作违反了条约的基本原则。《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举了经过证实的、有效的保护模式,支持意识形态驱动的反使用和反贸易模式,这种模式助长了一种毫无根据的信念,即所有贸易都助长了非法和不可持续的贸易。
坦桑尼亚总统马古富力认为,这一失败源于保护主义意识形态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决策中对科学的支配。各国投票没有问责制,因为它们不承担任何成本或后果,他还指责一些国家的立场是基于国家*治考虑,而不是保护战略。
坦桑尼亚总统马古富力认为,参会的国家已经陷入僵局,他们必须重新考虑成员国身份是否会带来任何有意义的好处。我们不能再忽视这些明显的缺点和对我们的国家利益以及对我们在更广泛的多边背景下的承诺的威胁。
延伸阅读:
南部非洲四国家养不起大象,靠山吃山,谋求解除象牙贸易禁令被否决
津巴布韦推动解除象牙禁令,大象导致数百人死亡、使社区面临饥饿
“非洲商业电讯(ID:Africa)”,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