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借宿的编辑彭彭。
在借宿的这一年光景里我写了很多故事、很多人。有归隐终南山,耕种自己的桃花源的作家张二冬;
有不惜20年时间,耗费半生积蓄,坚守在家乡打磨梦想城堡的八旬老艺术家宋培伦;
也有5天和差10岁的小鲜肉闪婚、卖房,风风火火勇闯世界的32岁辣妹赵小呆;
说实话,就连我自己也非常羡慕小呆的那种生活,在秘鲁大沙漠跑马拉松,攀岩、拳击、玩户外、四处旅行、探索世界,活得又美又野。
对于旅行,我也一直有种情节。
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看旅游频道。记得有一次在家和我妈一起看旅游卫视时,我说:"妈,世界这么大我也想去看看!"
我妈当时就从茶几上的零钱堆里刷的一下抽了张崭新的五十块钱塞到我手上:“孩子,看世界去吧!"
我握着手里的五十元一愣,感觉就像个笑话。大概当时觉得对于「环游世界」这种事,不过是个梦想,是幻想中的生活罢了。
01
拿父母的钱看世界
那算什么本事
摩洛哥我记得特别清晰,15年春节那年,我同一个在国外留学的小学同学见了面,听他讲着旅途中的种种,艳羡不已。哭着吵着要与他年后一同去云南。
在我那时的认知里,觉得云南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而家人也认为那太远了、也不安全。
云南,丽江所以正如很多"第一次"一样,全家人口径一致,无一不是反对的声音,这场在大年初一为期三天的战斗最终还是以我的狼狈失败告终。
世界那么大,可连去个云南都是奢望。我躲在厕所哭的撕心裂肺,我妈说从没见过我这个样子。
她安慰着我,静静的听我陈述所有的想法。
那天她说,“你既然想要去看外面的世界,就去自己努力,要是拿着父母的钱去旅行,算什么本事?”
是啊,那算什么本事?
02
最难的一步,是出发
为了攒钱实现这个旅行梦,我开始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做兼职。
周末放假,在同学都刷剧睡懒觉时,我去餐厅端盘子、去西餐厅打工、去做家教、当调酒师、做代购......控制每个月的生活成本,制定理财目标,也不再随意乱花钱。
那时侯虽然辛苦,但一点一点越来越靠近自己的梦想。最终每个学期基本都能有一两万的存款。
年,在泰国清迈15年的那个暑假,我决定带着手里的一万块钱出发,去穷游东南亚三个国家。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国旅行。
出发前的那一个月,我整夜地做噩梦,但是跨过国境线的那一刻,我发现一切好像也没那么难了。
在撒哈拉沙漠,我和当地人一起烤火到了越南时,我给我妈打了一通电话。告诉她:
"妈,我在越南。今年暑假不回去了。"
我妈没有说任何阻拦的话。她挺酷的,只是轻轻说了声——"好"。
这是我第一次尝到经济独立的喜悦:能去为自己的梦想买单。
就这样利用每学期的寒暑假,大学毕业前我走了中国大大小小好几座城市和十几个国家。
在毕业工作了半年多,又攒了些许积蓄后,我再一次蠢蠢欲动。
这一次我想玩波大的,去做一件我一直想做的事——间隔年环球旅行,穿越非洲大陆。
我的旅行路线图辞掉一份薪资还不错的工作,玩上一整年?
在外人看起来,这是个近乎“无脑”且疯狂的举动。
不会害怕么?不会顾虑么?
我并不想给自己设置那么多枷锁,趁着年轻,趁着还有冲动去尝试,去体验。
工作可以再找,钱没了也可以再赚,但人生只有一次,如果有梦想又正好有能力去实现,却因为因为怕死和犯错而什么都不去做,因为种种羁绊而一直无限延期,那等老了,自己会不会后悔?
年,苏丹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上网搜攻略,整理各国资料,发帖招募旅伴,订机票,办签证、制定一整年的旅行线路......
退掉房子,收拾行李。在杭州呆了半年就堆了满满四五大箱子的行李,可临行时我全部的家当只有一个5公斤的双肩包。
当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旅行中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已经解决了。
03
旅途中
总会有「拆盲盒」般的惊喜
从北京的盛夏落地正值世界杯的俄罗斯,从飘满热气球浪漫的土耳其到神秘的波斯古国伊朗。
在伊朗,在这个被媒体渲染为「邪恶轴心国」有些可怖的国度,我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善良和淳朴。在大街上被当成明星一样被当地人拉着合照,请进家里去喝茶。
在萨拉热窝,随口问了句同青旅的小姐姐知不知道去下一个城市的车次,她竟跑去车站帮我打听好时间上车地点和推荐去的旅游景点,一一详细地写在纸上;
在莫桑比克,因语言不通坐小巴时搭错了车,车里的每个人都在使劲帮我,终于比划明白后,一个阿姨带着我来到公交站,陪我等车,并嘱咐司机一定给我送到地方。
一路上,遇见了太多美好,也收获了太多陌生人纯粹的善意和真诚的笑容。
在俄罗斯感受世界杯的热闹欢腾,在高加索徒步,一路高山草原沙漠......
在红海学潜水,在死海漂浮,临近最危险的战乱国,穿梭维多利亚瀑布,看动物大迁徙,走进非洲遥远的部落。
个日夜,30个国家,上百个城市。日出日落,万水千山。
约旦,瓦迪拉姆每次发朋友圈,朋友们都说,好羡慕我这样的生活。可一张张光鲜亮丽的照片背后,其实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时刻:
在阿塞拜疆时,正值端午节,在遥远的异国他乡,餐馆里突然放起了一首《神话》,鼻子酸酸的,思乡的情绪瞬间油然而生。
在落地土耳其的第一天,就生了一场重病,在伊斯坦布尔足足躺了10天才有好转;
在波黑,肠胃炎发作,下床都没有力气,凌晨两点差点一个人晕倒在青旅的厕所里。
埃塞俄比亚,唇盘族部落
在苏丹过境埃塞俄比亚的时,因部落武装冲突被困,半夜上厕所起床,都能听到附近的枪响......
在非洲肯尼亚,我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抢劫。两个黑人包围着我要抢走我手中的相机,我一时忘记了尖叫求助,最后竟被狠狠打飞摔在地上,胳膊、腿都是血,至今胳膊肘上还一条3cm鼓起的伤疤......
徒步、搭车、露营、睡过无数个陌生人的沙发、躺过爬着蟑螂的水泥地、误入过雷区、住过叙利亚人的小城......种种“相当野生”的经历,都让朋友们感叹着开玩笑说:你还活着就真的是万幸了。
朋友圈一张张精美的照片背后,有多少心酸只有自己知道。长线的旅途更是如此。
土耳其,马尔丁
旅行,越是艰难的时刻,越要自己撑自己。
这场旅途带给我的,不只只是风景,它让我内心更加强大,眼界更加宽广,更加包容也更平和。
约旦,佩特拉在卢旺达,你会发现当地都没什么老人,都是中年和壮年。因为在94年那场种族灭绝大屠杀中,他们几乎都被屠杀殆尽。卢旺达一夜成为人间炼狱,这里的女性受到了大规模的性暴力侵犯,约有两万名婴儿降生人世,其中大多数都是艾滋病儿。
我去往了当地一个艾滋病残障儿童的孤儿院参加志愿者活动,打包了一大袋子用不上的衣服鞋子、买了一百只棒棒糖,儿童贴纸,蜡笔和彩色画纸,想带领孩子们做游戏。当我让他们在画上写上自己此时的感受,一个孩子竟然颤颤巍巍地写下了H-A-P-P-Y,幸福。
那一刻,我的心狠狠地颤了一下。对于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
非洲,坦桑尼亚我知道,这场间隔年旅行带给我的绝不仅仅只有风景和地理打卡那么简单,旅行也并不是终极目的,它更像是一种人生体验,一个逐渐充实自己、照进自己的过程。
这种旅行,我更愿意称它为人生。
04
什么是我想要的生活?
纳米比亚,死亡谷在马拉维的一个小渔村,我遇见了一个19岁的德国少年Anton。他休学来到遥远的非洲,创建了一个小的学校,教当地的孩子画画跳舞。
在莫斯塔尔的旅馆,我遇见了来自北京的80多岁的袁大爷,他带着老伴,俩人也不会英语,就这么硬生生出国走了好几个月,他说他们下一站是黎巴嫩。
在马特鲁,我遇见了最不务正业的咖啡馆老板Ali,每隔几个月他就要关上店门,去世界各个角落流浪。没钱了就去咖啡馆兼职、去当潜水教练、做义工,挣点钱继续玩,玩够了再回来。
......
莫桑比克跳出原有的生活模式定框,你会发现,原来世界上除了朝九晚五真的有那么多人有着那么多种不同的活法。
可走了这么多国家,这么多城市,看了这么多人,我反而变得越来越迷茫了。
乌干达身边也有很多长途旅行的朋友,走着走着他们再也无法回归正常的城市生活,成为了在路上“漂着的一族”。
可对我而言,抽身而出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拥有回归生活的勇气。
一直“飘”着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我理想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
爱琴海边但回国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也会时常产生怀疑:这样的生活方式,真的能够实现吗?
遗憾的是,我始终找不到解答,我只能把这些困惑写成文字,告诉那些愿意做我树洞的读者们。
直到有一天,朋友看完文章后给我留言:“你的底牌,就是你看过的世界和走过的那些路。”
是呀!谁说“会玩”就不能是一个人的优势呢?
我决定一定要找一份可以到处“玩”、能“好好玩”的工作。
幸运的是,这样梦想的中的职业真的被我找到了。我成为了借宿的一名「民宿试睡师」。
去全国各地睡酒店民宿,拍照写稿,去遇见不同的有趣的人,深入当地,寻觅各种小而美的景色。
不仅仅是体验民宿,在旅行过程中,我还会挖掘各种好吃、好住、好玩、好拍、更有地方特色,人文底蕴的地方,挖掘旅行本身的那些闪闪发亮或是柔软的片段。
很多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