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为理想而战
战争的另一方,是支持安人运的古巴。
古巴是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岛国,面积只有一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在上世纪80年代还不到一千万。同样是殖民主义长期的受害者,年,著名的哥伦布大航海中古巴被发现,这虽然是人类的英雄创举,但却为古巴带来了凶残的殖民统治,仅仅二十年,西班牙殖民者就占领了古巴全境,本地土著在随后几百年被消灭殆尽,大量来自非洲的黑奴在布满古巴的烟草、甘蔗种植园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反抗活动此起彼伏,但被殖民者一次又一次镇压了下去。年美西战争虽然西班牙人战败被赶走,但在战争中曾奋起支持美*的古巴人民发现他们不过是换了一个新奴隶主。源源不断的反抗使得初来乍到的美国人不得不换成了依靠古巴本地独裁者间接统治古巴的方式,年,美国操纵古巴本地议会通过了“普拉特修正案”,从法律上规定了美国干涉古巴内*的特权。随后傀儡式的“古巴共和国”成立,同加勒比海以及南美洲一系列小国一样,美国扶植独裁者统治国家,经济实行单一的种植园农业,统治者对外完全依赖美国,对内残酷剥削镇压,民不聊生,*事*变如同家常便饭。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50年代,卡斯特罗为代表的的一批古巴进步青年发动起义,开展游击战和革命宣传,最终推翻了当时的独裁者巴蒂斯塔,建立了一个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是整个美洲唯一的一个。
多人都有疑惑:古巴和安哥拉相隔万里,而且安哥拉本身对古巴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可言。为什么古巴会举全国之力支援一个万里之外的弱小国家?也许有人会辩解:古巴是苏联阵营的一份子,援助安哥拉是在履行阵营义务。但是,苏联的盟国有很多,罗马尼亚,波兰,东德,匈牙利,朝鲜这些国家比古巴富裕和强大许多,而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盟国离安哥拉也比古巴近得多。为什么偏偏是古巴?归根结底,原因是我们早已淡忘的两个字——理想。
早在年,古巴刚刚独立时,领导人之一的切·格瓦拉就来到隔海相望的阿尔及利亚,宣扬反殖民主义的理念和古巴的成功经验,与阿尔及利亚本地的反殖民浪潮一拍即合。年阿尔及利亚成功赶走法国殖民者获得独立,古巴革命者功不可没。随后,格瓦拉来到时称扎伊尔的刚果(金)继续他的革命行动,但遭到了挫折——当地的反殖民运动内讧严重,缺乏一个坚强有力的核心领导。他尽力帮助对方之后,只能黯然离开,转战南美洲的玻利维亚,最终不幸牺牲。留下了那句著名的话:“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建学校,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他们良心发现,而是因为我们来过。”格瓦拉也许不是一位成功的*事家,但他的理想却一直犹如红色的星辰,照亮了整个西方的夜空,无数西方知识分子视他为精神导师,直至今日。
格瓦拉的牺牲打动了老战友卡斯特罗。本来一直执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古巴从此更多地将目光转向了国外。毕竟古巴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近在咫尺,在海外每消灭一个来自帝国主义的敌人,自己的祖国就会更安全一分。古巴人对此深信不疑。加上七十年代苏联方面处于战略进攻时期,所以古巴也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支持。很快,古巴 就离开了加勒比海风景如画的祖国,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
对安人运的支援在7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安人运是安哥拉各个势力里,第一支拿起武器反抗殖民者的。随后安解阵和安盟也相继揭竿而起,古巴一开始就看中了安人运的左翼红色背景,和苏联顾问一起协助他们建设一个红色**作为*权的核心,并且反抗殖民者的统治。这为后来的漫长战争打下了相当不错的基础。在*事方面,古巴 最初只有二百多人,他们是作为教官出现的,但他们无疑非常尽心尽责。
上图为骑着自行车参加阅兵的古巴*人
另一方面,美国中情局四处游走和撒钱,说服扎伊尔、安解阵、安盟和南非四方携手共同进攻安人运。当然,美国人的*事水平也就那样,只约定了扎伊尔和安解阵由北向南,安盟和南非由南向北。为此,中情局借来了美*的运输机,把扎伊尔的两个美式装备第四、第七步兵营运到了安解阵的地盘,准备和安解阵一起进攻。
上图为老照片中的扎伊尔*队
内战是由安解阵向控制首都的安人运发起进攻开始的,这一天是年10月11日。这是一次典型的非洲式的战斗,安解阵的纸面实力还不错,他们有两个步兵旅一千多人,名葡萄牙白人雇佣兵,以及两个邻国扎伊尔派出的步兵营,以及几十个南非顾问,总兵力接近三千,而对面的安人运当时也就八百多人,另外有不到的古巴顾问团。安解阵的指挥官罗伯托认为三打一怎么也能搞定,于是冒冒失失一头撞了上去,这条攻击线路后来被喜欢夸张的安哥拉人民称为“死亡之路”。安解阵的指挥官们毫无现代战争的概念,作战计划规定他们要趁着夜色通过郊外的一条河,但他们直到清晨7:45才赶到河边,而且计划中从侧翼迂回的部队拒绝执行命令,理由是沼泽里有鳄鱼和*蛇,于是大家拥挤在一条公路上懒懒散散地行*。被古巴*人操纵仅有的一门火箭炮打出了几乎完美的覆盖,弹着点精准地砍进了安解阵的行*纵队。
上图为苏*装备的毫米轮式火箭炮
当前方的安解阵部队好不容易冲上桥梁的时候,古巴顾问带着同样缺乏训练的安人运部队早已等在河的另一边,他们用吉普车驮来了火箭筒、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从河堤上向桥上开火,爆炸和硝烟很快就淹没了乱成一锅粥的安解阵们。火力和随后部队崩溃导致的自相践踏,给安解阵造成了以千记的伤亡,而古巴顾问只有一人受伤,安人阵一死一伤。
苏制高射机枪的凶猛火力是安人运——古巴联*本次战斗获胜的重要原因
在首都爆发战斗的同时,安哥拉北部的卡宾达地区也爆发了战斗,这里的战斗相对势均力敌一些,卡宾达本地*阀和扎伊尔*队有0多人,而安人运和古巴是多人,但是,这里是个小港口,一直是古巴援助安人运的前哨,长时期驻扎着一个完整的古巴步兵连,加上其余人员,古巴人有人。他们用地雷场和苏制高射机枪组织了不错的防线。战斗持续了三天两夜,发起进攻的西方雇佣*和扎伊尔*队被地雷场困住,又遭到了大口径机枪的反复扫射,死伤狼狈,至少名士兵阵亡。而安人运方面阵亡30多,受伤50多。当然,战争导致安哥拉的石油一直在几十年后才大量出口,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而且,这里石油的主要开采者和购买者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红色中国同样支援安哥拉的独立战争,由于中苏交恶,中国选择的是当时最弱小的安盟,萨文比还一度访问过中国,并学走了不少游击战的本领,这些本领让他一直苟到了0年。当然,萨文比在80年代带着安盟转向美国-南非方面的时候,中国就逐渐停止了对安盟的支援。而这也是安盟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安人运和安解阵爆发内战之初,作为旁观者的安盟很清楚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双方理念有近似的地方,也曾一度并肩和殖民者的*队作战。但当共同的敌人不再存在,两种制度、两个**的争锋相对使得战争并不难以想象。萨文比带着安盟进行了备战,但安解阵失败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有点像年夏天的朝鲜,以T-34-85为主要装备的安人运装甲部队在其他国家看来也许是一支过时而规模很小的武装,但撞到长期充当游击队的安盟面前,那就是恐怖的钢铁洪流。历史又一次重演了,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安盟在正规战中完全不是安人运的对手,被冲的四分五裂。截止到年的10月中旬,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安人运在安哥拉中南部拿下了12个省和大部分城镇。好在萨文比有正确的学习经验,他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神奇东方小册子,钻进安哥拉和纳米比亚边境的热带丛林沼泽中,像模像样地打起了游击战,同时开始等待早已眉来眼去很多次的南非干涉*。
古巴陆*装备了大量苏制坦克装甲车辆,这是在哈瓦那街头阅兵的苏制IS-2
南非对安人运早就看不顺眼了,安人运和一切社会主义性质的**一样,讲平等,讲民主。这就和搞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结成了死仇。对于安人运来讲,隔壁纳米比亚被奴役和隔离的黑人,同样是他们的阶级兄弟,双方早已同气连枝,安人运在战争中得到了纳米比亚黑人的大力协助和夹道欢迎,这早就让南非怒火中烧了。安哥拉内战打响之后,南非很快就组织了一支干涉*队。这支干涉*队分为两个部分,打前阵的是由南非裔黑人组成的“祖鲁特遣队”,随后作为主力的则是白人为主的南非国防*主力。既歧视和隔离南非黑人,又想让他们作为前锋打仗,南非人也真是心大。
散布在非洲草原上的南非装甲车,南非在反地雷车的研制上相当有水平。
南非干涉安哥拉内战的第一次战斗发生在年8月9日。南非的一支特种部队偷袭安哥拉南部的卡鲁埃凯水电站。这个水电站其实是南非出资修建的,横亘于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的内河——库内内河上。如果和平谈判,双方其实挺有的谈,南非直接出兵只能说是傲慢罢了。而这次突袭也标志着南非和安哥拉双方正式撕破脸。年10月7日,安人运和古巴在马托斯镇进攻有南非顾问监*的安盟部队,古巴*人驾驶5辆T-34-85,并且有几架小型飞机侦查,安盟一触即溃,14名南非顾问在混战中阵亡。南非决心报复,很快,向南进攻的安人运撞上了南非主力,南非国防*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空降,合围了安人运的突进部队,在安哥拉南部的小城市万博阻止了安人运的进攻,古巴战死人,安人运的主力被吃掉一半。以此为开始,南非大规模向北反攻,仅仅用了三星期就攻下了安人运两个月的绝大多数战果。挺进了近三千公里。11月23日,安人运再次集结兵力后向南非控制的铁路枢纽基巴拉发动反扑,一头撞在了铁板上。此时南非和安盟的联合兵力已经接近两万,南非方面的重武器也陆续就位,此消彼长之下,安人运已经不能再轻易发动进攻了。
不过,古巴反应非常迅速,得知南非干涉的意图后,古巴立刻做出了反应,11月4日,在卡斯特罗命令下,古巴武装力量开始全面支援安哥拉,11月9日,两架飞机载着古巴的先头部队在罗安达降落。古巴飞行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运输机从古巴东部的奥尔进机场出发,沿途在巴巴多斯、亚速尔群岛、纽芬兰等地加油中转,尽快赶往安哥拉。同时古巴也使用运输船向安哥拉运送大量人员和装备,11月27日开始,一批古巴运输船陆续前往安哥拉首都,卸下了一千二百多名古巴*人,以及一批苏制坦克装甲车辆。到12月初,古巴的实力已经扩充到*队余人,坦克装甲车辆辆,各种火炮97门,另有一个中队的米格-21。古巴顾问团接管了部队的指挥,决心先消灭在北方苟延残喘的安解阵残余力量。年1月25日,安人运-古巴联*在准备了整整两个多月后,向安解阵控制的最后一个城镇——卡西托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古巴空*在这次攻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成功瘫痪了对方的补给线,长期的空袭和炮击后,双方在圣萨尔瓦多地区展开了决战。古巴装甲兵依然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法,以小规模的装甲分队四处攻击安解阵和扎伊尔*队的薄弱处,甚至一度冲到了敌方后方的机场,击毙了由美国中情局雇佣的多名白人飞行员,消息传开,安解阵士气大跌,而扎伊尔*队干脆发生了炸营,不管不顾地向着刚果河一路逃窜。这场战争之后,安解阵和扎伊尔彻底失去了角逐安哥拉内战的能力。
这里的战争结束后,安人运全线转守为攻,以最快速度分割肢解了安解阵的北方领土,并且一度打到了安解阵的主要支持国——扎伊尔境内。由于安解阵主张把流亡王室接回来继续统治,这样落后于时代的腐朽思路并无多少支持者,很快,安解阵就灰飞烟灭了。残余势力南下加入了安盟,安人运统一了安哥拉的北方和中部。
当时南非使用的是英制“百人队长”中型坦克,虽然性能不错,但机动能力非常差劲,古巴*队大量使用T-34混合轻型装甲车辆搞“打了就跑”的突袭,南非*队顾此失彼,加之当时南非也没有完全做好*事准备,于是12月底,南非撤出了安哥拉,在纳米比亚驻扎下来。安哥拉的独立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萨文比和他的安盟并没有认输,他们以纳米比亚为基地,在美国和南非的资助下开始游击战,等待着南非重整旗鼓再次开战时当一把“还乡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