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得和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害怕感动中国卢安克
TUhjnbcbe - 2021/7/3 23:37:00

害怕感动中国——卢安克

LuAnke

卢安克,德国汉堡人,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年夏天为期3个月的中国之旅,改变他的人生——从年至今,他在中国广西的大山里已经待了18年,辗转多处山村,过着简陋的生活。他在华支教十年,是感动中国候选人。

教师卢安克

在很多人心中,教师是“蜡烛成灰泪始干”,他们用自己地余热一点点照亮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们,为他们照亮光明前途。尤其是那些去到深山里面支教的老师们,面对深山的困境,面对孩子的渴望,他们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只为让孩子们能够走出大山。

在中国支教的团队中,以大学生居多。这些大学生抱着一腔热血,深入基层,给大山里面的孩子带去知识与力量。而除了大学生之外,还有一位德国老外。

这个老外在深山里面支教十年,却拒绝被“感动中国采访!看到这里或许就有人会疑惑了,为什么感动中国会采访他呢?

为什么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一个外国人呢?我们不应该去了解那些无双国士吗?但是你们若了解卢安克的事情,你们就会觉得:

他与国士一般无二,即便当不得无双国士,他亦是板烈的真英雄!这是一位让无数国人汗颜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卢安克的故事!

不一样的家庭

新中国成立至今,其发展速度超越了常人的想象。很多外国人看到了中国发展之后,纷纷来到这个神秘的国度,探索着奥秘与惊奇,卢安克便是这样的外国人。

卢安克,年出生于德国汉堡,小时父母对他的教育,是让他顺其自然的发展。因此小时候的他就没有像同龄的孩子那样整天在家里做练习题,也不需要去各种补习班上课。当然这种经常不碰书的读书方式也让他的成绩跟同龄孩子的学习成绩差了一大截。可父母对他的这种情况丝毫不介意,甚至还给了他一块木头,让他去学雕琢。

安克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或许,对他父母来说,人就是一块不成形的木材,最终成果是什么样的,还要看持木者的造诣。中考毕业后,卢安石因为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任何一所高中,便辍学在家了。但是,没有上学那段时间,他也从未放弃过对于艺术的追求。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在木雕方面的造诣越来越高。

后面他用自己的木雕作品申请了德国汉堡美术学院,没想到的是,学院里面木雕专业的教授在看到他的作品后,十分惊喜,最终破格录取了他。人生最怕的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着做一件事,虽说卢安石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按部就班的上学考试,但他却没有放弃梦想,对于木雕的追求,最终成为了不用考试就可以上大学的大学生。

卢安克乡间的背影

大学毕业之后卢安克依然是不走寻常路,他没有找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而且做了跟专业毫不相关的装货工人。或许艺术人生便是如此吧,他们要从生活之中找到灵感。也是因为这种灵感他踏上了中国的旅程。

挫折困难的支教之路

(LuAnke)

这次旅程对卢安克来说,可谓是改变了他的一生。年的某一天,他为了寻找自己的艺术灵感,站到了中国的土地上。面对这个对他而言神秘的过度,卢安克既兴奋又激动。

来到中国之后,他辗转于不同的高等院校之间,只是为了看看中国在木雕方面的发展,也为了了解中国的文化。或许,是因为中国有着特殊的魅力吧。来到中国之后,他仿佛被中国神秘的韵味给吸引住了,有了想要与这个国度融为一体的冲动。或许这是他家庭影响他的吧,卢安克有一个别人看来很是怪异的家庭,他的哥哥是世界和平绿色组织的志愿者,而妹妹常年在非洲纳米比亚教书,他们都没有常人所理解的正常工作。自幼接触德式的教育,让卢安克不愿意为了金钱而工作,总想要改变些什么!

卢安克是一个敢作敢当之人,这个想法产生后,他便决心留在中国。但想要深层次地去了解中国,就要深入到中国基层,深入大大山之中,只有那里才能看到中国人最朴实的一面。

年夏天的中国之旅,让他从此便和这片土地无法割舍。年夏,他来中国南京的东南大学留学,年2月却转学到广西农业大学。他先在南宁的残疾人学校义务教德文,后又去县城当初中老师,最后又去了更偏远的板烈山村,而这一待就是十几年。

卢安克便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来到了中国农村,教授孩子们德文,给他们介绍外面的世界。但是我们似乎都不太习惯一个没有目的的人,但又找不到一个德国人在这片土地上如此奉献的原因!

他太过无欲无求,以至让人无法理解,或者说他太超脱了,就好像是用上帝视角俯瞰众生。那时候的中国支教也是需要得到*府部门认可的,而卢安克私自支教的方式引起了相关单位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害怕感动中国卢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