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得和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学术笔记魏巍中国养老金投资报告20
TUhjnbcbe - 2021/3/14 17:27:00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费用 http://www.wxlianghong.com/

第六届中国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论坛:新冠疫情下的创新

——中国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发展

主旨演讲

尊敬的巴老师、杨老师,各位嘉宾上午好,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对养老金方面的粗浅看法。今年我们将养老金投资白皮书里面的内容进行了修定和更新,今天我主要在人口老龄化现状、养老金金融发展现状以及养老金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方面做一些介绍。关于老龄化社会,国际通行的标准有三个,我们一般根据年联合国的划分标准,也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当超过7%的时候,就认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人口比例占比超过14%的时候,就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当达到20%就是超级老龄化社会。从表中可以看出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生育率下降率先迈入了老龄化社会,年联合国预测表明,到本世纪末,将有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将超过该国从人数的1/5,老龄人口将世界人口的61%。我国因为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的规模大,我国老龄人口领跑世界。在年,我国因为老龄人口比例超过7%,正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从横向看,对比各个国家,我国老龄人口占比从7%到14%,只用了25年的时间,对比老龄化严重的日本从7%到14%用了26年的时间,我们中国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比日本更快。下面我再介绍一下全球养老金融的现状。墨尔本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旨在绅士全球各国的养老金体系,年显示,前三名仍然是荷兰、丹麦、澳洲,而我国从年到年,总分从48.7降到了47.3,等级均为D,排名落后。该等级表示一国的养老金制度有着重大缺失,所以MCGPI建议中国在平均寿命继续加长的情势下,应提高领取国家养老金的年龄,并且持续增加养老金体系中工人的覆盖面。养老金资产规模GDP占比是衡量养老金规模的重要指标,相比从规模上简单比较大小来评判一个国家的养老金融水平,GDP占比可以更好地量化一个国家的养老金金融水平。数据显示,占GDP比重超过%的主要有五个国家,分别是荷兰%,冰岛%,澳大利亚%,瑞士%,英国%,他们均属于OECD国家。而非OECD国家中占比比较高的是纳米比亚80%,新加坡80%,中国香港49%,而我国仅占1.7%。除了经济水平的欠缺,我国应对老年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存在着诸多不足,难以满足当前庞大的老龄人口生活保障的需求。除了刚刚提到的总量上养老储备不充足,还有结构上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我国养老金的第一支柱是*府养老,占比达79.4%,而与此同时美国仅为9.62%。中国财*报告指出,年,我国养老金缺口已达亿元,这说明仅仅依靠*府养老是无法满足社会养老需求的,而公共养老金的高缴费率阻碍了三大支柱均衡发展,影响了养老金的效率性和持续性。目前中国养老金的三支柱体系,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和全国社保基金,占养老金总资产的84%。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当前只占16%,而且是以国企和央企为主。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才刚刚起步,规模微乎其微。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养老保障体系相比,我国的养老保障三支柱呈现出规模上有待发展,结构上极不平衡的特点。养老金资产配置是养老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养老需求快速增长,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成了必不可少的部分。养老金资产的投资和配置主要包括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共同基金和其他资产。其中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总体上和所在国金融发展水平、风险偏好程度成正比。我们重点介绍一下第二支柱,年金投资的新动向和新特征。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重要组成了我国养老金的第二支柱,是多层次养老金体系的重要内容,年三季度末,年金制度已覆盖近万职工,基金累计规模超过3.1万亿元,而年到年,企业年金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7.07%。自年,一部三会联合下发了23号令以来,我国企业年金的市场化投资框架已经基本建立,此后此框架体系一直在不断完善,也在引领着中国企业年金投资的不断产品创新。为了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自资管新规出台后,现有*策已不能满足年金投资的需求,尤其从年开始,近万亿规模的职业年金陆续启动,市场上出现一定程度的“优质资产荒”。也是为了整合年金基金投资*策的需求和规范年金基金,年人社部颁发了《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以及后续有关问题*策释义的通知。调整年金投资范围的重点,比如巴老师刚刚提到的,一是允许年金基金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以前年金基金只限于境内投资,本次允许年金基金通过股票型养老金产品或者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此举一是在全球严峻经济形势下,香港金融市场仍然具有活力,具有相当的投资价值。二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定支持和维护香港金融稳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年金基金实现全球范围资产配置的初次尝试。这次调整提高了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将上限提高了10个百分点,达到了不得高于40%,是年金基金既能够长期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又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理论上将为资本市场带来亿的增量资金,最后在第三支柱,我们也有一些对未来发展的畅想和探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作为国家养老金体系制度的补充,能缓解养老金领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可以作为养老金收入的补充,能缓解养老金领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还能推动储蓄养老向投资养老理念的转变,形成长期养老规划,也能优化国家金融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完善。在年颁布了22号文,规定自年5月1日起在上海、福建、苏州实施个税递延型商业保险试点,后续颁发的开发指引通知是以收益稳健、长期锁定、终身领取、精算平衡为原则,要求保险公司开发设计顺延型保险产品。顺延型保险产品的收益类型分为收益确定型、收益保底型和收益浮动型。目前第三支柱仅指22号文的试点产品,而参考美国的经验,未来可能将养老FOF产品纳入其中,截止年,养老FOF推出一年左右,总规模达到亿人民币,已成立的养老目标FOF产品达到69只,其中目标日期型养老FOF有42只,目标风险型养老FOF27只,目前来看已成立的目标日期型养老FOF已经覆盖了到年前后退休的人群,也刚好对应了目前投资基金产品的主力人群。其中介于到的养老FOF规模总数达到了42.5亿元,占比69%,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区间的人群较为旺盛的养老投资需求。在国际上通行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体系有两个模式,一是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主的保险型体系,它的税收优惠*策主要以含有个税递延的税险缴费,也就是EET模式,它的账户只能买寿险和年金保险产品,但是相对来说第一二支柱占比高,第三支柱占比低,国家负担较大。与此同时,以英美为代表的投资型体系,它的税收优惠*策既包括EET型,也包括税后缴费型的TEE型,但它的个人账户既可以购买年金保险产品,也可以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类的投资产品,相比于保险型体系,它的第三支柱占比率高,参与高,国家和企业的负担较轻。所以基于上述的研究我们对第三支柱的改革*策有如下的改革建议:一是制定EET和TEE的双向*策,EET型个人账户非常适合正规部门就业群体,因为他们作为纳税人,其单位代扣代缴成为这个群体建立账号和享有税收优惠的方便条件和福利特权。但是目前中国纳税人规模太小,通过TEE账户还有可能延伸到劳动力市场非正规就业人口,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福祉。另外,每个公民可同时持有ETT和TEE两个账户,两个账户之间的资产可以相互转换。第二,实行试点与全面铺开的“两阶段推进”战略。试点阶段为期三年,这一阶段为保险业试点阶段,账户系统只对保险产品开放,因为保险产品风险小,有兜底的功能,属于保障型的试点阶段。第二阶段为全面铺开阶段,账户系统向投资型和信托型的产品开放,个人账户可以购买基金产品。至此,个人养老账户的双重功能才算完全到位。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END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温馨提示: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术笔记魏巍中国养老金投资报告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