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下图为某年某地逐月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月份是
A.2月B.5月
C.8月D.11月
2.该地可能
A.光热充足,适宜种植棉花
B.河流无结冰期
C.海域辽阔,珊瑚礁发育好
D.发展绿洲农业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乙为两条河流。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在图示盛行风向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阿尔卑斯山雪线较低
B.日本东海岸降水量大于西海岸
C.南极大陆周边浮冰多
D.北美高压势力强盛
4.下列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
B.流经盆地地区,水流平缓,货物运输量大
C.河流流向特点导致甲河全年会有两次凌汛
D.流域内降雨强度大,河流含沙量不大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6.F为一小岛,1月份西侧月平均气温大于0℃,且降水量较大,其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F岛地处热带地区,因而降水较多,温度较高
B.F岛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因而降水较多,温度较高
C.F岛处于季风区,冬季处于西北风迎风坡,同时岛屿气候的海洋性明显,故西侧1月份降水量较大,温度较高
D.受全球变暖影响,小岛西侧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宜兰县位于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宜兰全年多雨,台湾俗谚“竹风兰雨”就是描述新竹多风而宜兰多雨的现象。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着长约23公里,高约10米的沙丘,台湾俗谚“龟蛇把海口”中的“蛇”就是指海岸连绵的沙丘。右图为台湾省局部地图。回答下面小题。
7.宜兰多雨的原因是
①三面环山、东面向海,多地形雨
②秋冬之际,东北季风影响大
③春季气温回升快,以对流雨为主
④6月中旬到秋末多台风雨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8.沿海的沙丘对兰阳平原的影响是
A.多沙尘暴B.增加洪灾
C.减少降水D.加剧盐碱化
读表纬度50°附近欧洲和南美西部沿海两地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9.甲地冬季气温高于乙地,其原因是甲地
A.纬度和海拔更低
B.太阳高度更大和白昼更长
C.沿岸暖流影响大
D.该纬度地带海洋面积更大
10.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大气环流
C.洋流D.海陆位置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国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国沿海有寒流经过,乙国沿海有暖流经过
②甲国沿海能见到沙漠景观,乙国沿海能见到冰蚀地貌
③甲、乙两国渔业都比较发达,且首都都濒临同一大洋
④甲国可看到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乙国可见到午夜太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2.下列关于两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山脉都位于板块交界处
B.降水都是东侧山地多于西侧
C.甲国分布的山脉的平均海拔与长度都大于乙国分布的山脉
D.两山脉都位于同一地震带上
国家地理频道“探寻欧洲河流”摄制组到欧洲采访,历时一年,绘制出欧洲四条河流年相对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成下列各题。
13.①、②、③、④四条河流可能依次位于
A.欧洲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欧洲西部
B.欧洲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欧洲东部、阿尔卑斯山地区
C.欧洲东部、欧洲北部、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地区
D.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地区、欧洲南部、欧洲东部
14.关于四条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河流含沙量大
B.②河流水位年际变化小
C.③河流结冰期长
D.④河流水流湍急
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B.3个月
C.4个月D.5个月
16.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
18.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下图为某岛屿区域略图,该岛屿降水充沛。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该岛屿降水充沛的主要原因为
①地形阻挡 ②受盛行风控制
③寒流降温 ④受海洋影响大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20.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岛屿封闭B.地形单调
C.降水过多D.人类破坏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境内多高原,受地势较高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下图为非洲的自然带分布图(甲图)和非洲东部区域图(乙图)。
材料二: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往往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干、湿季,多分布于南北纬10°~20°。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差异也较大。下图为内罗毕、约翰内斯堡和图利亚拉三地的气候资料图(下图)。
(1)甲图中甲地多湖泊、沼泽是由于地处高原,其气温相对比较
(填“高”或“低”),蒸发比较弱,受
(气压带、风带名称)控制,降水较
,地势低洼处积水成湖、成沼泽。
(2)分析内罗毕、约翰内斯堡两地降水特点的成因,并解释图利亚拉降水较少的原因。
(3)归纳非洲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并简述其成因。
(4)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的相互联系角度,说明内罗毕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罗讷河发源于瑞士伯尔尼山的罗讷冰川,流经日内瓦湖后与阿尔沃河交汇,在两河交汇处一条清澈见底,一条湍急浑浊。下图为罗讷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府成立了核管理局。目前法国拥有19个核电场址58台标准化核电机组,用的都是同一技术,运营成本比美国低40%。下图为法国核电场址分布图。
材料三:瑞士是一个国土面积较少、资源贫乏的国家,目前已从“钟表王国”变成了现代医药之乡,医药产品逐步成为该国出国的主产品,出口额位于世界前列。
(1)从水系特征角度判断MN河段所处地区的地质构造。
(2)推测罗讷河与阿尔沃河交汇处,哪条河流河水较浑浊,并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分析法国核电运营成本低的原因。
(4)从自然地理特征角度分析瑞士发展医药工业的合理性。
转载请注明来源:高中学考选考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