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大本营
北京时间11月25日凌晨,
国际田联颁奖盛典在摩纳哥举行。
“年度世界最佳田径教练奖”,
颁给了南非飞人范尼凯克的“奶奶教练”——
马上就76岁的安娜·博塔。
这个老太太满头白发、满脸皱纹,
眼镜很斯文,面相很慈祥,
怎么也不敢想,
她竟是带出奥运冠*、世界纪录创造者的教练。
今天,
田径大本营与大家分享她的“秘诀”。
“生活,不只是生存,
更应关乎你为别人做的贡献!”
——博塔教练
博塔教练很快就要迎来76岁生日,
她是纳米比亚人,
后“转战”南非,
迄今从教50年。
她说——
我爱每一个弟子,
他们就像我的孩子。
在我眼中,
他们首先是有情感和情绪的人,
其次才是跑道上的运动员。
我的目标是:
当他们有天离开我(退役)后,
个个都是值得尊敬与爱戴的人。
你能否想象?
奶奶教练的“初心”,
只是为了帮助别人!
年的一天,
安娜·博塔去看女儿的校队训练。
结果她失望至极——
“教练叉着胳膊站一边,
任由孩子们随便跑个几次,
然后就结束了。
我认为女儿是有天赋的,
可教练这么带孩子,
对天赋的挖掘和兴趣的培养,
根本就是胡来。”
安娜·博塔给南非田协写了封信,
不是为了举报,
而是寻求训练上的指点。
南非田协寄来了一本小书,
关于田径训练。
她如获至宝,
开始钻研,
并接管了校队的训练,
然后每天在又脏又颠的土路上,
开车好几个小时,
去学校带队。
“那会儿没有任何资金的支持,
我开始执教,
只是因为爱、激情和热情。
直到现在,
我依然拥有这三样东西。”
博塔教练如是说。
并且,
那本“启蒙”的小书,
她至今都还留着。
年,
安娜·博塔与丈夫搬到南非中部城市布隆方丹。
在这个地方,
安娜·博塔一直“驻训”到今天。
麾下有26名运动员,
大都是自由州大学的学生,
其中包括范尼凯克,
他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
每一个学生来“投奔”博塔教练时,
老太太都会问:
你的梦想是什么?
你为什么想训练?
“如果他们真的想跟我练,
一定会把我视为他们追梦的一部分。”
安娜·博塔说。
背负起弟子的梦想,
对任何教练来说,
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更何况她已是个老太太!
“每天睡觉前,
我都会回想今天的训练,
回想每一个人的动作。
如果我意识到谁谁谁跑起来有一点踉跄,
我就想该怎么能让他跑得更流畅?”
博塔教练给出了她的解决方式——
听音乐!
她相信好的音乐,
能让队员找到放松的感觉和给力的节奏。
虽然自己读了太多太多书,
但博塔教练却说这50年来,
她最好的“老师”是她的弟子们。
“总在尝试新东西,
有的奏效,
有的没用,
但这却是教学相长的必经之路!”
可不得不说,
虽然执教50年,
她最大的“成果”来得相当晚,
那就是范尼凯克!
多少人能挺得住岁月的煎熬?
如果非要梳理出博塔教练的“秘诀”,
应该说——
她能把人体运动所需的各种能力要素,
完美地“捆”在一起。
“训练包含太多不同的方面,
速度,耐力,速度耐力,力量……
跟每一个要素‘较劲’,
然后把各个要素的训练与提升,
有机地拧成一股绳!
我能在脑海里,
‘看’到这个过程!”
她的确看到了,
在辛苦奋斗了几千个日日夜夜后,
弟子在里约奥运会的赛道上,
“如约”按“计划”圆梦!
观众席上的她,
满眼泪花!
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
每天在跑道上一站好几小时,
风吹雨打毫不退缩,
靠什么?
“你必须爱田径,
必须要做很多牺牲。
善待每一次训练,
你每天都会有所收获,
并且因为帮助了别人而欣慰。”
博塔教练还说:
“如果你把运动员当机器,
我想即便能成功,
你也不会有满足感。
作为教练,
你是在帮别人实现梦想!”
虽然快76岁了,
但博塔教练思维非常清晰,
表达更是“一针见血”,
透着智慧的光芒。
在25日的国际田联颁奖盛典期间,
博塔教练和今年最佳男运动员巴尔希姆相遇。
老太太特意叮嘱他:
千万别受伤!
此刻,
前不久做完手术的范尼凯克正在康复理疗。
他的伤出自一场橄榄球友谊赛。
博塔教练非常难受:
“我疯了!
我想杀人!
但也没辙,
事儿都发生了。”
50年执教生涯,
问及她关于“教练艺术”的关键词,
博塔教练给出这样三个——
耐心,耐力,毅力
英文原话是——
Patience,endurance,perseverance
其实意义相近,
既要有耐心,
更要有毅力去付出!
一辈子都在学习的她,
即便“上了岁数”,
也依然会将学习进行到底。
正如,
把爱进行到底!
[end]
最近的两条推送,敬请阅读——
刚刚,南京获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主办权!
爱田径的你,一起投票力挺中国田径
田兵田径大本营,感谢您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