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聊下所罗门宝藏,它是否藏在所罗门群岛上呢?
所罗门群岛位于大洋洲,西面是巴布新几内亚,东南是新西兰,西南是澳大利亚。各岛加起来的土地面积不大,3万平方公里左右,还不到日本面积的1/10;人口60来万,只相当于我国的一个小县城,民族以美拉尼西亚人为主,占比93%,华人占比0.3%。别看土地面积不大,它的专属经济区却有多万平方公里。过去讲国土面积只考虑领土,其实不全面,领海和专属经济区都蕴涵着丰富的资源,怎么能排除在外呢?如果算上领海,另一个大洋洲国家可能会让人感到意外,那就是澳大利亚,它的领海面积达多万平方公里,和领土相当。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是万平方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没有阿拉斯加的美国,只不过澳大利亚70%的土地是沙漠和荒漠,可以利用的土地要小于美国。
所罗门群岛地图(侵删)
至于为什么叫所罗门群岛,而不是其他什么群岛,这就是本文要讲的重点了。所罗门是个人名,他是古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第三任君主。前面两位是扫罗和大卫,要放我国,扫罗就相当于高祖(但扫罗和大卫不是父子关系,也不属于同一支派),大卫南征北战、驱逐非利士人,可以称为武王。武功之后还需文治,所以所罗门可称为文王,也可再加个玄宗的庙号,因为他晚年时愈发糊涂,沉迷于酒色,给以色列的分裂和衰败埋下了祸根。
前两代积攒下的家底是所罗门炫富的资本,于是他登基后的第四年开始大兴土木,主要完成了三大工程:圣殿、王宫、黎巴嫩林宫(其实还有座王后宫)。这三大工程耗时耗力,圣殿建了七年,王宫建了十三年,黎巴嫩行宫没说建造多久,虽然是建在森林的行宫,可以就地取材,但它的规模超过圣殿,也不是朝夕间可以完工的。那么三大工程用了多少人力呢?所罗门派出三万伐木工,当时好的建筑材料是来自黎巴嫩的香柏木,今天叫做雪松,仍以黎巴嫩产为最佳,该国甚至把雪松的形象放在了国旗和国徽上。
黎巴嫩国旗和国徽(侵删)
雪松(侵删)
当年黎巴嫩一带都是原始森林。伐木是份苦差事,我国古有民谚“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就是说伐木的危险和不易。考虑到这一点,所罗门不是同时调用三万人,而是每个月派去一万人,在黎巴嫩山间工作一个月后轮换,撤下来的苦力回家休息两个月再返工。木料伐好后要经水路运到以色列,这个环节由推罗(黎巴嫩南部)王希兰负责。还有八万人在山上开采石料,陆上扛运石材和木材的工人也有七万之众。投入这么多人力,读者大概以为要建成巴别塔或古代迪拜塔那样规模的建筑了。
巴别塔和迪拜塔(侵删)
不过圣殿的规模可能会让大家泄气,它的长是27米,宽是9米,高是13.5米,这么说可能没有直观的感受,我们不妨和熟悉的事物作比:标准篮球场地长28米,宽15米,也就是说,这个建筑的占地面积不到球场的60%。今天两层平顶的自建房都能有10米高,可见圣殿体量不大。
这个建筑实则与后世的教堂不同,不是供广大信徒入内礼拜祈祷用的,而是耶和华的私密住所,它是神的温馨小家。同时,还要明白,这是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的事,相当于我国的西周初年,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建筑体量不大却如此费时费力也是可以理解的。此外,准备材料的工作显然是为了三个工程,所以动用了如此之多的人力物力。
不管怎么说,圣殿这个木石小屋显然比不得金字塔。为了突出它的神圣,所罗门还用了什么办法呢?那就是把建筑的墙面、门面都贴上金箔,同时,供奉的物件不是纯金打造的,就是包金的。你可以质疑土豪金的品味,但亮瞎人眼的气势总是很有震撼力的。所罗门又命令工匠在殿外造了些铜柱、铜海和铜座,总之,非金即铜,十分能镇住场面。
所罗门圣殿复原图(侵删)
那么问题来了,所罗门这些所费不赀的黄金是从哪里得到的呢?按照记载,他年均能得到黄金20吨,多得连银器都不屑使用。原来,所罗门每三年派船只出海贸易一次,每次都满载而归,带回金银、象牙、猿猴和孔雀等物。孔雀是印度特有的动物,象牙、猿猴也可能来自非洲,据此推断,他的船只可能是前往非洲和古印度进行贸易。到非洲相对容易,从地中海就可以直接前往,古印度则要困难许多。今天有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出红海再沿阿拉伯海便可抵达印度,古代世界走哪条航线呢?
所罗门会见示巴女王(侵删)
年前虽然没有苏伊士运河,但不意味着地中海与红海彼此隔绝,相反,古埃及人早就开通了他们的运河,只不过是通过尼罗河水道将两海连接起来。所罗门的贸易船队应是借道古埃及前往西非和古印度,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所罗门刚一登基就迎娶了埃及法老的女儿,通过联姻来保持国家间的友好,也便于展开商业合作。记载说耶和华赐予所罗门智慧,这个智慧大概指的是经商头脑。这种出海通商规模庞大、技术复杂,一个周期下来需要三年,所以肯定是官方行为。人们见国王的船队金银满舱,又不了解这些东西从何而来,便以为所罗门在海外有什么宝库,每次从那里取些商品回来交易,以讹传讹,越传越神,到了后世,人们还真去寻找所谓的“所罗门宝藏”。
古代世界连通两海的运河(侵删)
这样直到年,是岁,嘉靖宣告重录《永乐大典》完成;西班牙人阿尔瓦罗·德·门达尼亚发现了所罗门、马绍尔和埃利斯三大群岛。登上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时,探险家发现当地人穿金戴铜,便以为找到了所罗门的宝藏。瓜岛除了地理位置关键,本身也蕴藏着大量的金和铜。除了沙金可淘,还有大型的金岭矿区,据估算,可开采的金矿石达到万吨,正常运营的话,年产10万盎司(约合2.8吨)黄金不成问题。
尽管如此,瓜岛的金矿显然不是所罗门的藏宝地,因为距离以色列太过遥远,年前的航海技术很难抵达那里,更别说进行周期性的往返贸易了。而且出产的黄金量也达不到所罗门的年均需求水平,即便年入20吨黄金的数字很可能是夸大其词的。(全文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以色列#
喜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