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得和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哈萨克斯坦独立30年,宣布改革文字,难道
TUhjnbcbe - 2025/3/10 20:50:00
北京那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哈萨克斯斯坦独立30年,为何要“去俄化”?并非那样简单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独立,中亚地区五个国家想说独立不容易。毕竟中亚地区没有独立建国的历史,在古代一直处于游牧状态,或者被俄罗斯统治。因此,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五国独立就如“没娘的孩子”。当然中亚五国也要感谢苏联,是苏联给了中亚地区国家形态,以五个加盟国加入苏联。不过中亚五国独立后,国际社会担心此地区能否平稳。实践证明,五国独立后,虽然有过矛盾和挫折,但中亚地区相比苏联其他地区,成为相对稳定地区。特别是中亚大国哈萨克斯斯坦发展较快,成为该地区典范。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在纳扎尔巴耶夫治理下,该国走了一条平稳发展之路。这都得益于纳扎尔巴耶夫的治理。而且纳扎尔巴耶夫在任上做了两任大事,被外界认为前所未有,一是迁都阿斯塔纳。把首都从阿拉木图迁到寒冷而偏僻的阿斯塔纳,当时不被理解,但后来认为这是纳扎尔巴耶夫正确选择。二是改革文字,抛弃以俄文字母为主人西里尔字,改用以拉丁字母为主的哈萨克文。

对于哈萨克斯坦改革文字之事,外界认为这是纳扎尔巴耶夫实施“去俄化”步骤,目的就是去除俄罗斯印记,让哈萨克斯坦成为一更为独立国家。对于此说法,有网络文章进行了解读,其实这对哈萨克斯坦来说,改革文字并非去俄化,只是哈萨克斯坦无奈的做法。

01非去俄化

其实哈萨克斯坦改革文字并不只是去俄化,因为哈国的文字虽然用西里尔字编写,但在哈国并不常用,而且哈国文字用起来也费劲,就如纳扎巴耶夫所说,哈国的文字只是用于厨房里的简单用语。而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特别是主体民族占有一半以上的国家,没有本国的语言文字,显然不符合国情。

在哈萨克斯坦常用的还是俄语,即使哈国改革文字,改用拉丁字母为主,其实这只是象征意义。有文章认为这是哈国去俄化表现。其实在哈国学校中,依旧是双语上课,用俄语的人很多。

而哈国改革并推行本国文字,并非强推,俄语并没有去掉。这与哈国内俄罗斯人有关,如果哈国强行推自己改革的文字根本不可能,也会引起俄罗斯人的不满。因此,改革文字只是与国际接轨,并非是一种全面“去俄化”表现。

02哈国战略

中亚五国独立后,对苏联记忆很深刻。的确在苏联统治时,中亚五国经历过苦难,特别是大饥荒时期,很多人因为挨饿死去。哈萨克斯坦国内还有纪念大饥荒时死去人的雕像。因此中亚五国实际上对苏联并非有好感。

但中亚地区早在沙俄时期就被纳入版图,因为现在俄罗斯才是其宗主国。在中亚五国独立后,虽然“去苏化”、“去俄化”很多,但要脱离俄罗斯影响根本不可能。哈萨克斯坦境内不仅有大量俄罗斯人,而且也有东正教。作为俄罗斯邻国,哈萨克斯坦无论实力还是其他方面,都无法回避俄罗斯。有文章认为这是哈国对俄罗斯害怕的表现,其实这样看哈萨克斯坦就过于简单了。

哈萨克斯坦自独立后,奉行的战略也是与俄罗斯交好,而且这条战略一直很明晰,即使现在换上新总统托卡耶夫,也没有改变与俄罗斯交好的战略。并不像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那样仇俄反俄,甚至与俄罗斯有冲突。

哈萨克斯坦知道实力有限,莫不如与俄罗斯搞好关系。如果与俄罗斯交恶,那哈国境内的俄罗斯人就会闹事,甚至会造成哈国分裂,这是纳扎尔巴耶夫不愿看到结果。而靠近俄罗斯,既能确保稳定,又能实现国力增强。

当然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交好的同时,也不忘与美国和欧洲国家交好,也与邻国搞好关系,这都是哈萨克斯坦的战略。

03未来形势

对于哈萨克斯改革文字,外界解读太多,其实这是一个哈萨克族为主的国家应有体现。中亚五国独立后,土耳其也曾想介入中亚,推行“泛突厥、泛伊斯兰”,但并没有成功,从哈国文字改革就能看出。

哈国虽然有了代表本国的文字,但俄语依然使用,哈萨克斯坦不可能去掉俄语,而且也会作为主要语言使用,主要是为了照顾本国的那些俄人。

从哈萨克斯坦战略来看,作为一个亚欧大陆交汇的国家,哈国发展成为苏联国家的典范。本来基础不好,比乌克兰、格鲁吉亚发展还要差,但哈国却走出一条独立发展之路,实现国力增强。相比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来说,一味反俄并不是聪明的打法。即使有西方国家支持,西方国家也不敢与俄罗斯对抗。这一点哈萨克斯坦看得最清楚。

不过哈萨克斯坦也要提防未来局势的变化,因为美国开始进入中亚地区,美国搞的“C5+1”并非就是开个会叙叙旧,美国是有战略,美国通过中亚对付两个大国,如果中亚五国再上老美当,与大国对着干,将来也会很惨。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哈萨克斯坦独立30年,宣布改革文字,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