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的倡议下,哈萨克斯坦政府通过迁都决议,最终于年迁都阿克莫拉,后更名为阿斯塔纳,在哈语中的意思就是首都。而哈萨克斯坦也成为迁都成功的代表,但同样是迁都,为何乌克兰几次迁都却都成为失败的例子?关键在于哈萨克斯坦所做的三个准备。
出台《移民法》,号召在外的国人回归祖国。
很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哈萨克斯坦人都是在苏俄的号召下,去到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等地种田或挖石油,就和被流放国外差不多,不知道为了回国费了多大心思,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所以在《移民法》发布之后,这些久居他乡的哈萨克族人纷纷选择回国。
据统计,从国外回到祖国的哈萨克人有近万,而且有的人已经在国外结婚生子,全部加在一起甚至已经达到哈萨克斯坦国内人数的10%。而且这些人都是很有能力的,回国之后马上就可以担任一些国家要职,很多重要部门也得到了扩充。
发扬民主精神,“建议”俄罗斯人回国
年,哈萨克族虽然在国内是第一大民族,但其人数却不到国内的40%,而第二大民族的俄罗斯却占到了近38%,再加上哈萨克斯坦北部靠近俄罗斯,所以俄罗斯族人在此的优势很大。而俄罗斯族人却缺乏对新哈萨克斯坦的认同和归属,既然大家思想不一致,那干脆也就别在一起过了。于是,哈萨克斯坦政府“建议”这些俄罗斯人回国,回到故乡伯力。伯力的物资丰富,大豆高粱什么都不缺,而且他们还得到了双倍的路费,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这些俄罗斯人也很快离开了这里。
全国推行哈萨克语
首先是在西部和南部的几个州实现国语化,特别是一些政府机关。其次是北部地区,只要是拿工资和补贴的都必须学习哈萨克语,这也是一个硬性规定。这个政策一出,哈萨克语得到了很大的普及,除了俄罗斯族人长相类似于蒙古人,剩下的国人长相都差不太多,大家又说着统一的语言。看起来十分祥和。
正是因为推行了这三个步骤,哈萨克斯坦的迁都才变得如此顺利,而且国内也比以前更加安定团结。等阿斯塔纳的政府办公楼建好,哈国的首都也正式搬了过去。反观乌克兰,没有什么举措就准备直接搬,失败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