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可能就会改变整个局势走向。
正当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尚未平息,安倍遇刺身亡、英国首相约翰逊被迫同意辞职、欧洲面临“气荒”危机等事件持续搅动国际风云之际,美国总统拜登突然宣布出访中东了。
12日,拜登正式启程前往中东,据悉,这还是拜登上台一年半以来,第一次出访中东。
国际社会上,几乎每一个“第一次”都是不同寻常且极富意义的,拜登在总统任期内首访中东也不例外。
就近期的局势发展来看,拜登此次前往中东,至少有3重目的。
1,在以色列总理即将换人之际,提前打点好关系,进一步巩固美以关系。
按照年6月以色列总理大选中,以色列执政联盟达成的“权力分享”协议,在新政府成立后,总理一职将轮流由该联盟领导人:贝内特和皮拉德分别担任。
根据协议,贝内特的总理任期到年9月,但在今年4月和5月,由于执政联盟的2名议员相继退出,导致该联盟议席从原来占多数的61席,减少为59席,成为少数派政府,执政地位岌岌可危。
于是乎,6月30日,以色列议会以92票赞成、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解散议会法案,贝内特被迫提前“下课”,而由皮拉德担任看守总理。
特朗普与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
也就是说,导致以色列政坛动荡的“导火索”是2名议员退出执政联盟,导致政治生态“失衡”,执政联盟不得不出此下策,强行提前解散议会。
而这2名议员“倒戈”、导致以政坛动荡背后,也一度被外媒视作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方面“运作”的结果,更被视作内塔尼亚胡有望“卷土重来、东山再起”的信号。
众所周知,内塔尼亚胡与特朗普关系亲密,但如今美国总统是拜登,自然不愿意看到内塔尼亚胡卷土重来。
所以,拜登首访中东的第一站,就是去以色列,试图进一步稳固当前的美以关系。
而为了迎接拜登,以色列更是准备派出1.6万名警力,保障其安全,毕竟安倍遇刺身亡一事发生后,国际社会为之中东,各国领导人也都提高了警觉。
2,拜登此行还将出访沙特,至于目的,同样是修复与沙特的关系,劝说沙特增加石油产量和出口量,以减轻西方国家禁运俄石油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问题是,沙特、阿联酋曾经“拒接”过拜登的“求油”电话,再加上“卡舒吉案”事件的影响,拜登此次游说沙特、阿联酋在如今油价飙升的情况下“增加产量、主动降价”,估计很难行得通。
3,拜登还将前往约旦河西岸,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晤,着重讨论巴以问题,不排除有进一步为搅动中东局势而“布局”的用意。
此外,拜登的出访行程中虽然没有点出,但美伊之间的伊核谈判问题、复杂的叙利亚局势以及伊拉克问题,同样也会是拜登此行的重点。
总之,拜登这次去中东,确实带着“多重、重大任务”去的,也非常渴望这次中东之行能“满载而归”,以挽救自身“跌跌不休、跌破纪录”的支持率,同时应对即将举行的国会中期选举。
当然了,拜登出访中东,势必也会引发新一轮的局势动荡。
12日,拜登出访中东当天,便发生了3件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