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得和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浙能好故事天地打赢蓝天保卫战
TUhjnbcbe - 2024/5/15 16:52:00

编者按:回首往事,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信心满满。值祖国70华诞之际,为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描绘浙能梦,助力中国梦,集团政治工作部(新闻中心)特推出“浙能好故事”专栏,用文字和声音讲述我们身边70个好故事。

“天地”打赢

“蓝天保卫战”

文/蒋振超

图/李梦

录音/虞克特

“天地”打赢“蓝天保卫战”13:21来自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地环保)承接的印度货轮“玛哈阿诺莎”号新型船舶尾气脱硫系统业已完成交付,取得船级社认证,成为全省首家在全球船舶尾气脱硫市场上切下蛋糕的企业。

“这是个非常大的蛋糕,我们初步测算了一下,大概在千亿(美元)以上。”天地环保的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浙能集团下属的唯一一家环保平台公司,天地环保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不断扩大技术适用领域。这个船舶尾气脱硫项目,就是天地的超低排放技术加上民营企业的市场资源,拿到的第一笔订单。目前,企业已拿到全球多个船舶尾气脱硫订单,总价值3亿多美金,行业规模跻身全球前五。

天地首个污水处理厂,浙江浙能玉环坎门污水治理厂

超低排放,17年环保“大发展”

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火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年,电厂的设计领域技术相对成熟,而火电脱硫才刚刚兴起,环保的技术空间很大。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火电建设项目发展迅猛。据统计,年至年间,经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火电项目高达个,火电项目进入高速发展期。

在行业风口下,年,以浙江省电力设计院、省火力建设公司和省电力设备修造厂等浙江省内电力工程骨干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的一家专业从事电厂烟气脱硫的环保工程公司——浙江天地环保工程公司(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成立。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年,浙能集团以兴源公司为实施主体注资天地环保公司,占股约35%。

天地环保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胡达清说:“电力环保行业主要分三个领域,即脱硫、脱硝和除尘。煤炭直接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气体造成烟气污染,对电站附近环境造成粉煤灰污染,发电造成的资源消耗和污水废水等,都是环保领域需解决的方向。”

年,天地环保在国内率先启动火电厂脱硫改造;年,随着《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正式颁布,浙能燃煤机组烟气脱硫规划全面实施;年,天地环保开工建设首个脱硝工程;年,浙能集团全面完成脱硝改造,成为全国首个全脱硝的发电集团。

中国治理火电污染的决心,可谓坚决。年,环保部颁布《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严厉程度堪称世界第一。为顺应国家环保政策,“十一五”期间,中国燃煤电厂脱硫建设创造了“世界奇迹”,平均每年投运脱硫装置1亿千瓦。“十二五”的火电环保改造目标更为宏大。按照《标准》要求,年7月1日前,电厂要进行全方位的环保技术改造。

当环保节能成为中国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时,火电行业在“上大压小”的政策导向下,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闭大批能效低、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国内火电环保改造。

天地环保紧跟国家政策和市场脚步,业务领域从以电力行业为主转向各工业、市政并重发展,企业不断做强做大。近三年利润均超3亿元。天地环保拥有22个子公司,打造一条完整覆盖废气、废水、固废治理及环保装备制造的环保产业链,已成为浙江省环保治理领域的龙头企业。

历经三年,啃下燃煤超低排放硬骨头

走进浙能嘉兴发电厂厂区,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是浓浓的绿荫,没有煤灰、不见烟尘,很难想象这里是一个燃煤发电厂。七年前,就在这个厂区,天地环保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被成功运用,成为国内首套成功投运的超低排放装置。

当国家三部委在年9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时,浙能集团早已先行一步。

年,浙能集团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在国内率先启动超低排放技术研发及机组改造。胡达清就是超低排放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关键人员之一。

烧煤能和烧天然气一样清洁吗?这是年,在技术层面内发生的一次对话。为了给出答案,胡达清的研发团队开始了艰难的科研攻坚。

年,团队成功开发超低排放环保岛(ULE)关键技术及成套工艺。年5月30日13时45分,我国首套烟气超低排放装置由天地环保公司总承包建设完成,在浙能嘉兴电厂8号机组投入运行。

“率先实施超低排放,对我国燃煤电厂的环保发展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这也是每一个电力人孜孜以求的蓝天梦想。”两台机组改造投运以来,一直保持可靠稳定运行,并通过了多家权威机构的环保性能测试。

年7月21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杭州发布权威消息。经检测,浙能嘉兴电厂7号、8号机组在不同工况时,烟囱总排口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项主要烟气污染物的排放数据分别为不超过3.08毫克/立方米、15.1毫克/立方米、23.67毫克/立方米,优于天然气燃气轮机组排放标准。

超低排放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整个燃煤火力发电行业拓展了新空间。年,超低排放成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年,超低排放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年起,连续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国家层面全面实施的绿色行动。胡达清参与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年阿斯塔纳世博会上,超低排放技术为世界的煤炭清洁化利用提供了中国方案,获得国家领导连连称赞。截止目前,天地环保公司已建与在建超低排放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超万千瓦,指标均居于行业前列。

技术革新,提升企业软实力和竞争力

“政策、核心技术、人才是环保企业发展好的三个关键。”十余载风雨兼程,天地环保积累了充足的EPC工程总承包管理经验、装备制造能力和技术、人才优势,实现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最早的脱硫脱硝项目,基本采用引进技术再进行创新。其后的超低排放技术,采用和浙江大学合作的形式。如今的船舶脱硫技术,则完全是自主完成的。天地公司的技术研发历程让人感触极深,不乏令人瞩目的项目设计工作细节。

年4月9日,天地公司在伊犁开始进军“工业臭气”治理大市场。浙能伊犁新天煤化工挥发性有机物(VOCs)——“工业臭气”处理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内首个采用蓄热式热氧化(RTO)技术的煤化工VOCs治理项目,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RTO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小时可处理废气量超70万立方米,“工业臭气”将无处肆虐。

作为全国首个煤化工废气治理项目,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设计团队又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新疆伊犁环境恶劣,昼夜温差大。VOCs本身具有毒理特性,臭味重,再加上分散、量少,治理难度较大。

废气处理,大多采用高温燃烧的办法。而这个项目,充分发挥了蓄热技术的优势,可减少能量的损失和燃料的消耗,降低臭气治理的成本。

随着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实施,从法律层面上将VOCs纳入了大气污染防治监管范围,给排污企业戴上了“紧箍咒”,也催生了千亿规模的环保新产业。

年5月,天地环保新成立的浙江浙能迈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半年收了2亿美元订单。浙能超低排放走向大洋。

浙能首创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在全国燃煤发电行业全面实施后,拓展到玻璃生产等行业的烟气治理,此次又运用在烧重油、柴油的海运行业,开启海运清洁化生产的新篇章。

海运是国际贸易运输的主力,海船也是排放大户。年10月,国际海事组织会议决定,自年起执行更高的含硫量标准规定,船用燃油硫含量应不超过0.5%,船舶清洁化生产已是大势所趋。

浙能敏锐地嗅到这片尚待开拓的蓝海所蕴含的巨大商机,果断地在下属天地环保公司实施“混改”试点,组建浙能迈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为船舶提供全方位的废气治理方案。

这次进行脱硫系统改造的印度散货船“玛哈阿诺莎号”,是全球第一艘实施该项技术改造的好望角型散货船。按海试要求需要在多个工况下进行测试,在船东和船级社现场验船师的见证下,各试验工况均顺利通过。

烟气经脱硫设备处理后,各项数据指标均满足IMO国际海事组织针对船舶安装脱硫系统的法规要求,并取得国外船级社认证,船旗国认可。这充分证明,迈领公司的船舶脱硫设计能力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全球远洋船舶加装的脱硫设备已超过多套,主要由欧美几家大设备厂商提供,相比成千上万的海船数量,需要安装的海船脱硫设备设计及制造,是片方兴未艾的蓝海大市场。 

先人一步,方有可为。浙江天地环保科技公司已走过17个年头。从单纯的大气治理到以大气、固废、水务、噪声等污染治理为主的四大环保产业板块;从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到超低排放、VOCs处理、废水处理、固废处理与综合利用等多项核心技术;从注册资本金3亿元到资产31.5亿、22个子公司。天地环保将担当尽责,为“蓝天保卫战”尽心竭力,贡献天地人的智慧和力量。

↓↓↓

回顾:序

《浙能好故事》有声书陆续更新中……

音频:集团团委新媒体事业部

本期编辑:江 欣 祝益军 陈 琨

热闻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能好故事天地打赢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