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得和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73年建国史的印度,侵略扩张步伐就像10
TUhjnbcbe - 2024/4/5 18:3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29688.html

在印度,疫情无限制地扩大,怎么办?答,把巴基斯坦打一顿;国内失业率上升,民众示威游行了怎么办?答,把巴基斯坦打一顿;支持率下降了怎么办?答,把巴基斯坦打一顿!随时随地殴打巴基斯坦是印度执政者的不二法门。

现任MD将这一招练得炉火纯青,或许是师承梦中神交已久的开国总理尼赫鲁。

尼赫鲁何许人也?他出生于印度高种姓尼赫鲁世家,从哈罗到剑桥,之后取得律师资格,走的是英式精英一条龙路线。

不过归国后的尼赫鲁没有选择子承父业,而是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一条让他牢底坐穿,又把他送上权力巅峰的路。

在这条路的起点还遇见了一生的伯乐。

亦父亦友的老师以及日后多年的狱友——圣雄甘地用尼赫鲁自己的话说,初见甘地,惊为天人,他就像一道光驱散了所有黑暗。

早期的尼赫鲁为甘地教诲是从,甘地人爱、素食、不杀生,身为国大党的领袖,主张非暴力不合作。作为甘地的忠实门徒,尼赫鲁将富可敌国的家产捐赠给国大党,早已习惯西装革履的他脱下西服换上土布,戴上尖顶帽。

望着遣散仆人远走的背影,他知道自己前半生的奢靡生活之门已经关上,权力斗争之窗已经打开。之后的几年,尼赫鲁投身到如火如荼的反抗英国殖民当局的不合作运动中。

甘地

不时被英国警察投到阴暗肮脏幽闭的牢笼里,几进宫的他早已不是初出茅庐时空有一腔热血的毛头小子。当他看到同样几进几出的师傅,居然可以心平气和的一会儿提倡全民织土布,不一会儿提倡全民造食盐。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已经有了想法,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牺牲。

被自己所拖累父亲在尼赫鲁第五次出狱后黯然离世,而他自己在匆匆送走父亲后,迎来人生中最后一次牢狱之灾,也是坐牢时间最长的一次。正是这次牢底坐穿的经历,让他从思想上正式与恩师划清界限。

甘地老师是个好人,好人是和平年代说书先生口中的好题材,但在动乱年代不过是几缕冤魂罢了。我尼赫鲁,不要做好人,我要做枭雄,我要把连带老师在内非暴力时期所受的屈辱,通过暴力的手段千百倍的讨回来!

时针拨到年,英女王派了一个长相英俊,身份尊贵的人来到印度,协助解决印巴分而治之的问题。此人作为乔治六世的表弟是妥妥的富N代加贵N代。

他参加的战役一场没胜,社交能力倒是一流。他就是蒙巴顿伯爵蒙巴顿方案的奠基者,随他一同而来的还有英国“公知”律师出身的拉德克里夫。

俗话说得好,一个不会画地图的律师不是一个好背锅侠。

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对印度一无所知,他从没到过直布罗陀以东,所以绝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没日没夜地闭门造车,三十六天后,一张由律师团队精准绘制的印巴分割线地图凭空诞生。拉德克里夫连夜逃回英国,可能他已经预感到那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两国会发生多少流血冲突,报复、屠杀,两国人民要遭受多少炮火纷飞,流离失所,这也为之后的三次印巴战争埋下了祸根。

这件事告诉我们,外行领导内行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蒙巴顿差事了了,拍拍屁股走了,独留悬而未决的克什米尔坐在火药桶上,克什米尔对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太重要了。

尼赫鲁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南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首任巴基斯坦总理则将克什米尔比作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如果被印度摘走,将永受其摆布。

年10月27日,克什米尔大君哈利辛格从阳台远眺,发现眼前突然黄沙漫天,尘土飞扬,引擎声由远及近不绝于耳。他颤巍巍地带上老花镜后,才发现原来数以万计的MSL武装或徒步或骑摩托从西、北、西南兵分三路已经兵临城下,他们是为了被杀害的二十万同胞而来,身为印度教徒的哈利辛格连夜向印度政府求救。

正中印度下怀,很快两个装备精良的印度先头部队被空投到首府斯利那加机场,进城后,迅速与巴基斯坦发生火拼。

第一次印巴战争,就此拉开帷幕。

尼赫鲁与真纳互相看对方不爽很多年了,如今终于可以在战场上一决雌雄,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

新愁与旧恨,每个人的心中翻滚。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年1月,即便真纳再不甘心,这场战争也是尼赫鲁赢了。停战后,双方划定的停火线,认定了印巴未来对克什米尔的控制范围,印度拥有克什米尔近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其余则归巴基斯坦所有,但是克什米尔到底归谁,依旧没有个准话。

年8月,焦黑的土地上刚刚重焕生机,拦腰斩断的树干刚抽出新芽。一声枪响划破了克什米尔停火线附近十六年的宁静,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巴基斯坦正规军一起加入到印军挑起的大规模武装战斗中。

印度第二任总理夏斯特里,资深坐牢家,尼赫鲁路线的坚决贯彻者。年初,夏斯特里职业生涯遇到小瓶颈,国内经济下滑招致批评声不断。接下来是和今时今日相似的操作。

先是内政部长挑衅称“克什米尔是印度的一部分”,被成功激怒的巴基斯坦人攻入印控克什米尔,夏斯特里有了名正言顺的发兵理由,于是集结六个师将战火一路烧到巴基斯坦境内。

由于对克什米尔立场笃定,说打就打,其民调一路回升,夏斯特里以为第一次印巴战争胜利的光环会继续笼罩他,因为他还在拿老眼光看待那这些年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巴基斯坦,殊不知地面战人家有重炮加持的巴顿坦克空降,有美制佩刀式战斗机,并且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雷达系统和响尾蛇空对空导弹。

鲁迅先生曾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年1月,第二次印巴战争以印度惨败收场。夏斯特里在签署《塔什干宣言》的几小时后,心脏病突发驾鹤西去。

英迪拉甘地,尼赫鲁的女儿,印度第一位女总理火线上位。起初英迪拉由于缺乏执政经验,显得畏手畏脚,但很快她就表现出遇事果断、雷厉风行的领导才能,以及对战争的敏锐嗅觉。

印巴分治之后,巴基斯坦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基本旁落西巴资产阶级,不满已久的东巴人终于在年打出了孟加拉国的旗号,国内不合作运动的浪潮愈演愈烈。

巴基斯坦总理叶海亚汗没有意识到内乱必生外患,这就给早想肢解巴基斯坦的英迪拉送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多年来,东巴之忧一直让英迪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如鲠在喉。第一二次印巴战争之所以不敢放手一博就是害怕东巴在后院放火。如果可以把东巴从巴基斯坦彻底肢解出去,定会令宿敌元气大伤,登顶南亚不再是梦想。

英迪拉先是花了三周的时间走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探口风,然后拉拢苏联,以此牵制巴基斯坦的盟友,最后仔细分析他国出兵援巴的可能性,发现微乎其微。

在她觉得一切稳妥之后,找来了有疾风将军之称的印军总参谋长萨姆马内克肖,经过多日练兵,马大将军果然不负所托,向心突击,肢解围歼,直插腹地东巴首府达卡,第三次印巴战争以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告终,英迪拉已完成了父亲的夙愿。

如今,巴基斯坦频频充当炮灰的原因,除了民调障眼法,还有一部分是为了争抢稀缺水资源。距离MD承诺年前全民喝上净水的日子越来越近,可巴基斯坦依旧拥有印度河总水量的五分之四,而印度只拥有可怜的五分之一。不仅如此,恒河的大部分水还流进了不丹和孟加拉国。

MD愤懑地想,这仨是不是找打,要是尼赫鲁在世,一定回答不仅要打,最好吞并!就像锡金那样。

早年尼赫鲁上台的第一年,逼迫锡金国王签订《维持现状协定》;第三年,锡金首相变成了一个印度人;第四年,又逼迫锡金国王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

柿子要挑软的捏,锡金乃弹丸之地,的确是尼赫鲁上台后最合适的立威对象。但究其深层原因,还是锡金特殊的地理位置,锡金之于印度就像河西走廊之于中国,狭长之地,乃兵家必争,进可攻,退可守,犹如命脉咽喉。一旦锡金被别国军事控制,印度东西两面便会完全隔绝。

曾几何时,锡金国王也许还会自我安慰,有印度人帮我打理朝政或者不用动脑坐吃等死的日子也挺好。

年2月3日,一阵仓促的脚步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国王,内殿大门被暴力推开,丝丝冷风夹杂着点点残雪,在灌满了国王宽大的袖袍,被吹凉的何止是冰冷的四肢,还有一国之君最后的尊严,被吹醒的何止是黄粱一梦,还有国将不国的现实。

周围没有一张熟悉的面孔,宫廷侍卫是被遣散了吗,还是已经惨遭毒手?国王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控,还关心着别人。印度的士兵还算友好,让国王保持优雅迈入的软禁之门。

两个月后,锡金国变成了锡金邦。

接下来尼赫鲁便想轻取我们的边境城市,每次出征前,尼赫鲁都要玩一把俄罗斯左轮手枪。当他气定神闲的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后什么都没发生,他依旧是那个天选之子。

于是尼赫鲁把所有国务院都堵在了“中国绝不敢开战”上,今天喊话“要把中国军队从中国领土上清除掉”,明天喊话“一个印度军人可抵六个中国军人”......

终于,张国华中将,丁盛少将,何家产少将率军给尼赫鲁个终生教训。

年10月20日,晨光稍微,白雪皑皑的山路上,偶尔传来几声零星的鸡鸣鸟叫,大地仿佛还在沉睡,七点刚过一声尖利的犬吠划破了高原的宁静,印军越界了!

印军第七旅号称王牌中的王牌,打过沙漠之狐隆美尔也许是他们可以吹嘘一生的丰功伟绩。

此时,旅长达尔维缓缓放下拿望远镜的手,捻了捻他精心打理的长须,嘴角轻蔑的哼哧了一声:我们都连续射击三十分钟了,对方连P都不敢放一个,果然是一群“娃娃兵”.....

眼看着敌人浪射不止,也不知道嗨点在哪。我方进攻的命令却迟迟没有下达,庞国兴、王世君、冉福林和周文轩四位战士虽然和其他人一样,静静伏在战壕中,但心里可是憋的相当难受。

七点三十分进攻命令全面解锁,早已摩拳擦掌的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或两翼开刀或侧后迂回或分割包围向印军据点发起猛攻。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老兵回忆,那一天漫山遍野都是解放军,他们横冲直撞,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总是出现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这样稀里糊涂的我就成了俘虏,很快一大群“精英印军”就被打得四散逃逸,溃不成军。

事后证明,三哥所谓的“王牌之师”的可能是面团捏的。激战中,印军第七旅在二十四小时内被我军全歼,旅长达尔维被生擒,俘获官兵共计余人。

被俘期间,我军纪律严明,优待俘虏。交换战俘的那一天,我军归还了所有缴获武器,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和赞扬,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与支持。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言,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泱泱大国,巍巍华夏,浩浩千秋,灿烂辉煌。生于安定繁华更不该忘却那些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立于名川大山,更感国人气势恢弘,国家厚积薄发。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五千年来,中国这片土地承受过太多次硝烟炮火,流离失所,但国人一次次在风雨飘摇之际,重新挺直了脊梁。

中国之大,不仅在于面积大,人口大,礼仪大,更在于心胸大、格局大,担当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73年建国史的印度,侵略扩张步伐就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