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前几天在微博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是位马上五十岁生日的阿姨。自是不知道我的,因为在书店里无意中看了我的书,进而到微博找到了我,发了私信,聊了一会,非常纯粹的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
晚上的时候,我从书架里抽出了这本《人生海海,劈浪前行》,自己又看了一遍。可能是因为疫情的特殊时期,书里的千山万水,不管是风景上的,还是心情层的,都让自己也生出许多感叹。世界果真朝夕万变,吉光片羽般的瞬间,有时候内有属于自己的永恒。
到今天我的护照已经第三本还空一页,去过几十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书里的第一章我却只选取了几处。当时为何选取这些地方的理由,有些模糊。后来翻着翻着似乎又与彼时的自己互通了一些感受。
我想未必小岛上的人们都看过我的书,想着分享一些在这边,希望可以千山万水走遍的时间快些回来!
“……环岛其实多数时间坐在车子里,但仅仅是车窗框架内流转的风光也让人不舍得睡过去。环岛的这段时间里,我总是异常清醒,就巴巴地看着窗子外面,看那些风穿过雪原。地理位置的原因,冰岛的阳光常年倾斜,永远都在天边挂着,我们来的时候是冬季,日照时间极短,最短的时节只有4个小时。到了夏天,每天入夜,太阳只是在人头顶上打个圈就出来,所以天还没黑透,就又一次天亮,日照时间可以长达22小时。这样特别的孤独时刻表,为冰岛催生了很多优秀的音乐家和独立乐团。有人说,在冰岛最容易碰上的就是音乐人,冬日的短昼之后的长夜里,生发了多少和自然揉合在一起的纯粹的感情。既然写到了冰岛,总是绕不开极光的,但是提到极光,我却有些汗颜。我们一路都在跟着手机查到的极光指数追赶极光,哪里强了就驱车在暗夜中一直追。我一度觉得,这简直浪漫极了。想一想这世界上此时此刻,有人追功名,有人追钱利,有人追爱,有人追欲求而不可得的真理,有人追明晰深沉的哲学,而我们呢,我们在北极圈边缘的小岛上追极光啊。大家不断发出“在那边”“不对不对,那边看着像”的言论,我睁足了眼睛搏命一般地盯着看,也觉得更像是隐隐约约的流云。但,这过程让我感动,就像奔赴一个传说,你一边想着“真的会有吗”,一面想着“一定会有的”。就这样充满期待地往绚烂里去的过程,让人心跳加速。一路上我所看到的极光都微弱不撑场面,不够壮丽。后来终有一日出现了,我却偏拣在那一晚喝了好多杯冰啤酒,昏昏沉沉早早睡了。后来早上看到大家相机里的绿莹莹的场面流口水,还没来得及遗憾,就被大家齐齐诟病说怎么也叫不醒我。我盯着那些画面想像了一会儿,竟也不觉得多么捶胸顿足。于我而言,留一点空白比都看全了还要更牵肠挂肚一点,我便知晓我终会再来的。环岛途中的有一日傍晚,车子行驶过程中,经过一座小小的教堂。教堂的背后是一整片冰海,心中一震。后来大家停下来加油,我在靴子上套上冰爪,一个人沿着公路走了回去。看着不算远的一段路,走了二十几分钟,这个行走的过程中,天夜渐沉。每一辆经过的车子的车灯都发出暧昧温情的*色灯光,远处是雪山,左边是雪海,右边是雪原。冰爪的铁钉踩在冰碴上发出平日不常听到的响动,在空旷的这一维空间内,这声音变得孤独而动听。对于这个庞大而陌生,究尽一生都不会看遍的星球而言,孤独才是我们永远持有的权利。”——《人生海海,劈浪前行》「本不应该叫冰岛的岛屿」写这书的时候年年底,转眼过去两年多,「本不应该叫冰岛的岛屿」文中末尾这几段里提到的那个小小教堂,我仍然记得非常清楚。不知大家是否曾有过同样之感受,便是,你去那瑰丽之地,这一处的大场景同那一处的大场景总是相似,走得多了,只觉得壮观。但是每一趟的旅途中,总会有零星几个时刻,竟能没有来由地记住很久。我后来总结过,并不至于风景独美到何种地步,只是往往在这种记忆永存的片段中,我们曾得到完整地与自己相处的机会。这机会是随机出现的,没有设计,所以震撼。
摄于.2
书出版后的第二年,我又再次去冰岛。虽不是同一处路途,却无意中得到了非常雷同的感受过。就是我们在公路边的旅馆宿下,是很小的镇子,加油站便是城镇中心,整个小镇往外稀疏漫延。晚上下起了小雨,我们俩散步。就像走在电影布景中一样,自一场走进另一场。摄于.9
“……非洲这样的地方,是最能刷新一个人对于公园的定义。埃托沙国家公园,骷髅海岸国家公园,名字叫公园,去到了就会想,真是太谦虚。从进了公园的大门,检查了行李之后(为了防止偷猎者携带枪支武器以及皮毛象牙等),驱车的路程简直堪比人口密集的小国家的一个小镇到另一个小镇的距离。建筑酒店营地的地址位置选择依水塘而造。水塘也是为了帮助野生动物们度过旱期,动物们会成群结队过来饮水。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动物饮水这样单纯的一件事,可以产生如此强烈的吸引力。我们就坐在那儿,看着,天光从明到暗,没人多言语,也没有想离开。动物世界井然有序,一个种群喝完离开,另一个种群就从周围的丛中出现,如此循环。水塘边的世界是和平的,似乎有默认的规矩便是水塘不是捕猎场。
其实我在非洲并没有看到捕猎,只在后来又一次去纳米的时候,看到过一只刚刚捕猎完,爪上唇边都有血迹的母狮。其实也并不期待看到,血淋淋的弱肉强食生存法则不在我的观赏兴趣排行榜之内。相对起来,我更偏爱这安然无恙,悠然自得的水塘。
后来我第二次去纳米的时候,看着同行的兴奋的朋友们,心里偷偷摸摸想,我是来过的老前辈了。这些我便是都见过了,竟升腾起莫名其妙的自豪感。我就倚在车子上看窗外,渐渐却心怀敬畏起来。这广阔熟悉的景色和几年前来的时候,别无二致,仿佛时间在这片土地上停止了一样。一样的羚羊群吃草,一样的大象缓步,一样的长颈鹿从远处的树间探出头来,一样的傻云和落日红霞。这永恒的自然带来的深邃的震撼感,让人顿感自我的渺小。那穿梭在时间长河中的风,在这片宁静却也澎湃的地表之上,雕刻着非洲的模样。会一直不变下去吗,北极又如何,冰川融化,北极熊瘦骨嶙峋的照片,我是从不敢点开的。那地球又如何,越想越沉重,越想越远。思路一旦飞起来,就忍不住跳出狭窄的生活圈子了。
再回过来,看天边的红日,又美又令人珍惜。
他和我抱着被子在营地的水塘边坐过一整夜,就蜷在一起,互相依偎着,无声无息地看那些动物慢吞吞地到来,饮水,离开。中间,我不小心踩空发出了一点响动,一群大象全部警觉,静止不动,隔了好久,头象转了一个大圈过来侦查。再转回去,慢慢带着象群离开。那个夜晚,我觉得我们俩仿佛外壳隐身了的两个有重量的灵*,裹着自然界的星空,融化进了暗夜中。”
——《人生海海,劈浪前行》「像棉花糖一样的傻云」
想一想,我真是非洲的常客,总共去过六次非洲。摩洛哥,埃及,毛里求斯,纳米比亚,风貌都各不相同。也突破了许多,原本对于非洲的想像。
如果非要从如此精彩的非洲里择出个预告片片段,一定是文中提到的水塘。水塘周围的动物最多,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在水塘边有水塘秩序。第一次坐在水塘边的时候,刚刚恢复单身。那时候看着宽天阔地,心里既有一种解脱感,也有一种茫然。后来隔两三年,时过境迁,人心里的那口气也重新提了起来,再次坐在水塘边,我特意选了同一块石台。若这世界是一方荧幕,那明明观众都是我,却得出截然不同结论。足见,一时永不能代表永远。人和宇宙一样,是流动的。
摄于.4
摄于.8
“网络上有人给我留过一条言,是这样说的:“我偶遇过你的,是在伦敦的公交车上,你拉着吊环,塞着耳机,哼着歌,看着心情很好的样子,我没好意思上去喊你。”
看到我就笑了,伦敦啊,那是一次现在想起来都心生愉快的独自旅行。是去工作的,在这之前,已有许久没有过假期。遂拍摄结束之后,我便一个人留下来待了半月左右。这几年飞来飞去,去了不少地方,有的是旅游,有的是工作,但大都和团队一起出去,最少也是和密友两个人。除了新疆,这次伦敦之行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独自旅行。
后来,我常以摄影师的身份帮一些杂志写旅行方面的分享,第一个涌出的记忆都是这趟旅程。一个人背着包,挎着相机,看导航查地图坐地铁坐公共汽车行车问路吃东西听音乐的短暂性封闭时光,真的令人愉悦。这种愉悦留存在心里的力量之强大到,时到今日想起来还是嘴角上扬。
但过程都是一帆风顺的吗?倒也未必。
那次旅行发生在年,夏季的伦敦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温度出现历年最高,地铁站口堆着的报纸上的头版头条都是,“英国人民快要被热死了”“柏油马路就快融化了”这样的骇人标题。一件是出现了自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伦敦地铁的全面罢工,11条地铁线,将近个地铁站,全线停运。高温让很多企业停工,人们都无所事事上街进美术馆,博物馆,商场避暑。罢工又让运输瘫痪,几百万人从地下交通齐齐转去地上交通,我在伦敦的公交站还没能从前一晚刚刚掌握了地铁乘坐技能,而不得发挥的埋怨中消解出来。就被人潮像沙丁鱼罐头一样地挤上了车,坚持了两站,就败下阵来,趁着一个停车赶紧溜了下来。于是,举着导航,开始了城市徒步。去哪都用走的,有一个好处,便是错不过微小的生活景致。以至地铁后来恢复运行了,我还是喜欢步行,不在黑漆漆的隧道里穿行,可以看着每一条街道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走,更好。……”
——《人生海海,劈浪前行》「一次温柔的冒险」
这趟旅行发生在年,大概是我能回溯的生活中,比较低潮的时候。而这趟伦敦之行,从某种私人角度上来说,意义非凡。在我心里的记忆清晰到什么程度呢,我甚至还记得在出发那天的机场,还看到了一块我拍的公益广告牌,就是这些细碎都记得住的程度。
其实这是一次工作,工作还发生了一些不顺利。要拍摄的重要的东西,掉进了泰晤士河里,非常乌龙,当然后面也解决了。工作之后,我故意留下来一段时间。那时的英文也只是马马虎虎,加上英国腔,每次开口问路之类,我都像高中英语听力练习一样,恨不能把耳朵支棱起来。为何对这样一趟漫无目的的都市之旅这般印象深刻,大概正是这趟旅行是我整个人,开始一步步迈向真正独立,与抱持勇气的一个开端。
摄于.7
“……有一年冬天,我在家中熬夜。快到清晨五点的时候,关灯睡觉。灯一关,整个房间变成粉红色,一怔,竟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何事。约摸几十秒才识得那粉色的光线来自于窗外。家中挂的是白色窗帘,隔光性一般,粉光穿过窗帘涌进屋里,装满房间。我走过去,拉开后看到的场面自那时到现在已差不多四年时间,却再也无法忘记。外面是红色的!从头顶生发,一直漫延到天边的深粉红色的霞云,满满一整个天空的面积,仿佛整个北京被罩在这云罩之下。我被结实惊呆,连惊叹的深呼吸都做不出来,只能楞在原地。
极小的时候,孩子们都非常渴望极端天气。上学期间,若是遇到大暴雨将至,往往会提前放学。对于大人们意味着什么,我们不知,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简直算是大喜事。外面狂风呼啸,拍打窗棂,树叶哗哗响动,有些骇人。天色阴沉,且愈来愈沉,暗土*色还带一些青黑。然后就有豆大的雨点开始打在地面上,坐在教室中,已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只得打开电灯,白日开灯,立刻自带一些异乎寻常的气质。我们都高兴起来,因为知道不消一会,班主任就会在宣布提前放学,收拾东西可以回家了。我们拿塑料袋将书包一套,冲进雨里,心里轻松得不得了。长大成人后,每每到那暴雨来袭之时,我都很高兴。他问我高兴什么,我说想到了小时候,喜悦之感似乎成了条件反射,真是离奇。
说回我站在那绯红一片天面前,竟流出眼泪来。我就生看着,红云渐散,天色明亮起来,路上也开始有了行人。变成了与往常无异的寻常早晨。当天我问了许多朋友,都说不曾见到,我比手划脚地形容,她们都笑我夸张。并不懊恼,反而觉得只有我一个人看到了似的,有些受庞若惊,更有些沾沾自喜。好像天大一个秘密被我瞧见,窥探了一些没来及藏起来的世界本貌。就是这样的感觉。……”
——《人生海海,劈浪前行》「不想与人分享的风景」
有人问过我,信仰来自于哪里,就是在这个粉红色的早晨。
千山万水中蕴藏的力量之温润和不动声色,总是会随着时间,慢慢显现。
为何当时会选择让旅行所见所闻作为这本书的开端,之在在是因为每每面对旅途风景时,最是能清晰看到自我重建式的成长。
有些地方因为工作一而再,再而三的到方,逐渐生出截然不同的体会。一面诧异于当年这样理解,一面又感慨如今为何这样想。很难解释,在并不日常,近乎视觉奢侈的风光之前,反而觉得“活着啊,总是艰难的”但别气馁,又总是因为这立场,才会继续体会到活着的自由。
绝对的自由是否存在?像一道哲学题目。相对的自由是不是自由?也是让人心有不甘的疑问。我与热带很有缘分,在世界上诸多海上都坐船乘风破浪过。坐快艇,我是一定要坐在船头的,虽说颠簸。有时路程太远,回去之后第二日全身散架一样地疼,也还是喜欢。因为只有坐在船头,方能看清船头劈浪前行的生猛脾气。于是就在心中盼望浪头不妨再大一点儿吧,再大一点儿吧。
海海人生中,也是一样。
劈浪前行。
本来行文到此也就结束了,后来想着,既摘了书里的东西,就顺便把书把自荐一下给大家吧哈哈。
愿可以结交更多的读者,也真诚感谢每一个人的阅读。爱你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