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得和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多样化地位战国时期就有的梳篦文化, [复制链接]

1#
海口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weidumeiye.com/m/

导语: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注重礼仪的国家,将外貌修饰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梳篦自良渚文化起源至今已有六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因为用途的不同其形制在每个朝代更迭都展现不同的时代特点。

一、唐代梳篦的发展

1、唐代梳篦的不同用途

陕西西安枣园唐墓出土宫女墓葬群中,有墓志铭记载的宫女官职为正五品尚宫,自这些墓中出土的滑石栉背和玉栉背,相较外庭五品官员所用梳篦材质有所不同。整理发髻的同时,在头部改变发髻样式举行冠礼也是一种使用栉的方式。

唐玄宗在位期间有“四节进奉”的规定,所谓“四节”,就是每逢元旦、冬至、端午和皇帝生日,地方官员需进贡财物。并且除“四节”外,以各种名目进贡财物的现象如“助赏”、“助军”、“月进”等数不胜数。进献帝王之物以金银、玉器、丝绸、陶瓷为主。其中,金银器和玉器作为一品官员以上才能使用的物品成为进献器物的主要组成。

这两种材质被普遍认为有益寿延年之功效,汉代方士们崇尚“金银当食器可得不死”的思想占据了整个社会风潮并一直延续至唐。梳篦常与镜子、簪钗、胭脂盒、耳刷等装在漆盒或金银盒中成为一套妆奁。在进贡中这一套梳妆器具的单位数量为一,其实盒内由多件组成。如河南偃师杏园唐墓李景由墓中出土银平托花卉纹方盒中,有一木抽屉,抽屉内放置木梳及金钗;抽屉下层有圆形漆粉盒、鎏金镜、金花银盒和银碗。

这种成套的妆奁在地方进贡中也十分常见。梳篦从实用品变为装饰品,历经了漫长的时间过程。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山西襄汾陶寺清理出一批新石器时期墓葬,墓中出土梳篦数件,其中有两件梳篦的摆放位置都紧贴在头骨旁边,尖部朝向头骨,虽无记载为装饰所用,但由其位置可大体判断为固定或梳理头发使用。

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插梳的风习一直持续。到汉代,女性流行垂髻,头上不做装饰,插梳风习偶有中断。魏晋南北朝时期,插梳风习逐渐增多,开始有诗句描写当时妇女插梳的形象,如北魏高允:“头作坠马髻,倒枕象牙梳。”

2、生产格局

唐代手工业的发展,基本与隋朝旧制相同,“大唐初,官职多因隋制,虽小有变革,而大较不异。”在其基础上加以完善,设立了不同层次的政府机构,制定了完整的工作制度,使之达到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的生产格局。基本生产有官、私两大类,官府生产聚集能工巧匠,为帝王后妃、皇亲国戚制作精美器物;私营业者为百姓制作器物的同时择优进献。

封建社会,地位高低贵贱影响着使用物品材质的高低,重权位高者使用做工精良、材料上乘的物品,以显示与百姓不同的地位与身份。这种引领社会风潮的做法使百姓争相效仿,虽官府多次明令禁止,但仍不可制止这种僭越行为。虽然唐代皇家直属作坊占主要生产地位,但由于从民间征用工匠的数量有限,致使一部分零散的手工业者被招入地方性官府作坊或私营作坊。

私营作坊自北魏时就有记载:“私养金银工巧之人”,到唐代自然沿袭下来。私营作坊(个体工匠)所制物品是百姓日常用品的主要来源。他们大都以家庭为单位,稍大一些的也雇佣帮工,掌握手艺的师傅往往也是买卖的主人。传统手工艺一般只在父子、兄弟间传承,因一些不可抗拒因素,致使手艺失传,金银珠工艺在唐代灭亡后就基本消失,至今不可重拾,实在可惜。

皇室御用物品因原料充足、人员完备、生产不计成本精美绝伦。地方官府及私营作坊崇尚其贵美之风往往争相效仿。且不论技艺高低,民间工艺丰富了官制的种类样式,为唐代梳篦的发展增墨添彩。

二、服饰发式

1、清丽质朴

知人善任、克己职守、大力推进政治经济发展的做法开创李唐王朝的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也为之后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贞观时期,周边国家、民族与唐王朝关系发展良好。西域诸国每年要向唐王朝进贡年岁,有时也与之联姻,如文成公主进藏。都城长安随处可见胡人往来,百姓对胡人服装打扮开始效仿。

女性将北方少数民族流行的羃蓠用做出行的必备装束,以遮住面部及身体上半部抵御风沙。处在封建禁锢思想中的唐代妇女对社会的责任感、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愈见抬高,乃至影响到对自身服饰发式的大胆转变。下身的裙往往比较瘦,有单色裙也有间色裙,间色裙又称破裥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布裁成长条拼接成的裙子;有平铺开的也有许多褶皱的,褶皱有时可达到几十或几百个,这种百褶裙因更美观,在高宗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流行。

因此,一向倡导节俭的高宗李治曾下诏:“天后我之匹敌,常着七破裥裙,岂不知更有靡丽服饰,务尊节俭也。”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墓室壁画出土的《舞乐屏风》中亦有梳螺髻、头插发饰的女性形象。这一时期,女性头部装饰较少,多为点缀,将梳篦作为装饰品只有零星记载,故不可以点概面。

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全面复苏,民族交流广泛,唐代社会对外来文化逐步接纳,新鲜事物冲击着旧的禁锢思想。不论男女,在思想认知层面上都逐步提升。初期的服饰朴素自然,发髻也同社会发展一样,整体呈向上的姿态。随着女性社会地位提升也使她们在穿衣打扮上的审美观念有了一些转变,乃至随后大的服饰发式的变革。

2、艳丽丰美

盛唐时期大体历经了武周光宅经神龙至玄宗时期(-)。玄宗天宝十四载岁末爆发的安史之乱无疑是使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节点,更是工艺美术旧体系的崩裂瓦解与新格局产生的交汇点。武周时期延续贞观遗风,知人善任,将科举制度继续推行提高进士的地位,开创殿试、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为朝廷选拔多方面人才。政府机构精简,节约开支,谏官制度并行,皇帝的勤政自上而下地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对官员的赏罚分明、纪律严苛使政治晴朗,是开创“开元盛世”的重要原因。

武则天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中唯一一位女皇帝对当时妇女解放意识的影响是空前的。朝中有以上官婉儿为代表的女官参政,后有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欲篡权夺帝的野心勃勃,不得不说,唐代妇女颠覆了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将己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如武则天时,契丹进犯平洲城,刺史邹保英率兵守城,却因“城孤援寡,势将欲陷”,这时其妻奚氏“率家僮及城内女丁相助固守”,击退契丹,保住了家园。又有御史王义方准备弹劾权臣,恐这一举会遭不测,便向其母说明,不能侍奉左右。其母却坚持告诫:“汝能尽忠事君,吾死不恨。”就这样,在其母的支持下,毅然上奏弹劾了权臣。

这样的女子将国事政事为己任的大胆尝试在盛唐时期不乏其例,一方面说明社会对女子的地位有所抬升,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女子自身意识的觉醒。同样在服饰妆容上,盛唐女子的大胆敢为也是其审美意识提高的有利表现。最开始,食胡食、穿胡衣、带胡帽仅是贵族或有身份人的一种追求新奇,大胆地尝试。到后来,百姓争相效仿,长安城中遍地可见着不同民族服装的人们,单从衣着上已很难分辨民族。女子不仅穿胡服,在天宝年间又盛行穿男服。

三、梳篦服饰风格化发展

1、圆为造型的风格化发展

“唐人尚肥”这一审美趣味是这个时代鲜明的特征,从艺术方面看也是表现相互和谐统一的一种审美倾向。唐人喜新,对外文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的兴起畅通了中原地区和西域的广泛联系。佛教也成为在这一时期人们最为推崇的宗教,佛教艺术中将女性美貌、体态、风韵发挥到了极致,间接影响着审美造型取向。

犍陀罗艺术中人物造像上身裸露,手臂、面部用饰品装饰,右臂上长长的披巾,是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唐代女性的服饰受此影响很深。在这其中,“圆”的运用不可小觑,无论是在敦煌壁画中,还是在出土彩绘陶俑中,我们都可以时常见到这种“面如满月”的面部、体态。

我们发现,这种圆交织贯穿在了个体形象与佩戴首饰中,整体呈现一种近乎完美的立体“圆”型,这种美是和谐的。狭义地谈到首饰中“圆”的体现,里面涵盖了簪、钗、梳等具象特征,同时,也在佩戴方面凸显了这一形式。笔者从敦煌壁画、绢画、传世名画中总结了唐代妇女的插梳方式,惊奇地发现这种“圆”无处不在。

2、古老技艺的现代化发展

随着唐代工艺美术技艺的成熟,运用在梳篦装饰上的加工手法也趋于多样化,锤揲、錾刻、花丝、金银珠焊缀、镶嵌,除此之外,将各种技艺融合改变、互补也成为唐代工艺的一大特征。现代首饰设计中技艺的运用往往体现在定制的单件首饰中,专门设计、定量生产、材料珍贵。满足大众消费观念的“机械”首饰在制作工艺上相对简单。

由于大量机械替代了人工,因此在现代首饰中抽象几何被广泛应用。几何形态适用于机械冲压,批量生产。在先做出模具的后,外力使之塑性变形,对大小、形状、花纹等均可设定参数。较之传统工艺批量化、规模化的生产更适合大众消费群体。但传统技艺有其独特的特点。

唐代首饰在材质与纹饰上毫无古朴之意,反映了宫廷首饰所特有地追求富丽华贵的特点。其造型倾向于写实,纹饰则以繁密瑰丽为特征。富丽堂皇、格调高雅、精工细作都可以用来形容唐代首饰。现代剧作中往往在描画唐代妇女首饰时使用极尽奢华的表现方式,虽有待考证,但从中体现唐代首饰在工艺上的精美绝伦是现代首饰制作不能比拟的。

传统技艺的发展要依靠国家的扶持,更要通过当代首饰设计师的创作使其大放异彩。唐代的社会现状与当今相似,开放、多元文化的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综合体的背后既要有传统元素,又要将外来文明加以融合。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审美意识的提高也是肩负的责任。

结语:

唐代梳篦的盛行与其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丰富的材质、高超的制作工艺使得这一时期的梳篦与众不同。唐代梳篦的图案纹饰以花草植物纹样为主,因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创造出很多属于唐代的独特纹饰。将传统图案新做,适应个性化消费群体,将其中的灵感来源与身边的事物相结合,增添一份温馨感。

参考文献:

《全唐文》

《旧唐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