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得和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技法突破6自然地理特征的比较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1.html

[典例感悟]

(·浙江高考·节选)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图1

图2

材料二 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解析] 图中甲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粮食作物为青稞;丁地位于恒河平原,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两地粮食生产条件的异同点主要从地形、土壤、气候等方面分析。

[答案] 青稞(小麦) 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稳答技法]

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和比较

自然地理特征的比较,要注意三项明确:明确比较区域,明确比较要素,明确要素特征。然后依据下列思路分析:

(1)地形:注意分析地形特征、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①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及地形剖面图来判断。

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描述。

③地势特征: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方向向另一方向倾斜。

④地质作用: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较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

⑤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等。

(2)气候:从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其中特别强调两个方面:

①气候类型: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布判断。

②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一般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区域气候要素的分布,就是指其气候特征;第二种是局部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要根据其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来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3)河流:主要从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水文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凌汛等。

②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面积、水系排列形式)等。

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4)植被: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等。

(5)土壤和资源: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等;资源种类、数量等。

[对点训练]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出自唐代诗人韩愈《送桂州严大夫》一诗中的名句。漓江发源于南岭,在桂林至阳朔河段,蜿蜒南流,河床由砂、卵石组成,两岸多为石灰岩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桂林山水的核心。下图示意桂林在广西的位置和漓江的景观。

(1)推断漓江夏、冬两季河水含沙量大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2)分析漓江河床多卵石的原因。

解析:第(1)题,漓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多大雨,流量大,对地表和河流的侵蚀作用强,搬运作用也强,河水含沙量大;冬季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少,流量小,侵蚀和搬运作用弱,含沙量小。第(2)题,卵石应从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角度分析。据材料可知,漓江发源于南岭,在桂林至阳朔河段,蜿蜒南流,河床由砂、卵石组成。从上游来的河水,水流急,搬运作用强,可携带砾石;搬运过程中砾石碰撞摩擦,棱角消失;在漓江河段,流速变缓,携带的卵石在此处堆积。

答案:(1)差异:夏季大于冬季。理由:夏季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多大雨,流量大,对地表和河流的侵蚀作用强,搬运作用也强,河水含沙量大;冬季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少,降水少,流量小,侵蚀和搬运作用弱。

(2)从上游来的河水,水流急,搬运作用强,可携带砾石;搬运过程中砾石碰撞摩擦,棱角消失;在漓江河段,流速变缓,携带的卵石在此处堆积。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