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雇佣兵是以金钱为目的而参战的特殊兵种。从古罗马*队中的野蛮人到后殖民主义时期被流放到非洲的欧洲囚犯,雇佣兵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一群"要钱不要命"的乌合之众。在很多人的理解中,雇佣兵给其他人带来的只有死亡和痛苦,而促使他们打仗的唯一动机就是钱。
▲为波斯王小居鲁士而战的古希腊雇佣兵
不过,对于多数的现代中国年轻人来说,雇佣兵的印象主要还是来自《战狼2》、《我是特种兵》等影视剧,以及《狼群》等网络上的许多佣兵题材小说。
▲《战狼2》上头号反派就是个雇佣兵头子
但是,雇佣兵这个词没有什么正面意义,更不能和为祖国而战的正规*相比,这些人从不固定服务于任何组织,只要价钱合理,他们愿意赴汤蹈火,哪怕是为了“收作业”这种“小事”。
▲许多佣兵可能死去连个墓碑可能都没有
也不敢公众媒体过多展示自我
故事要回溯到年,一名就读于瑞典隆德大学的伊拉克籍博士,在假期回伊拉克老家不久,自己所在村庄就被极端武装控制,许多无辜人被杀害,他也被困在村子里。
▲相关报道网络截图
无奈之下他给教授发了条短信。收到短信的教授认为情况很糟糕,将无法完成毕业论文。于是联系大学安全负责人,聘请了四名雇佣兵,开着陆地巡洋舰驰骋千里赶到战乱区,成功将其解救并带回。
▲博士生Jumaah和他的导师CharlottaTurner
这被称为史上最硬核的“催交作业”,貌似很离奇,其实营救花费了很大的一笔费用,这名学生经过几年努力才还清,同时也反映了雇佣兵“金钱万能”的本质。
▲为钱而奔命的雇佣兵作战画面
要想挣大钱就得冒大险。高额的利益回报促使退役*人、贫民和商贩等参与,同时参与*事活动的*治和经济成本低也纵容了这一产业。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全球私人*事公司有几百家,业务覆盖全世界多个国家,员工超过万人。
▲留长胡子混搭穿着的雇佣*
冷战时期,非洲*变内斗频频发生。各大*治派别为压倒对手,消除民众对其杀戮的指责,经常雇佣准*事人员冲锋陷阵。至年刚果危机期间,一个名为“五个突击队员”的雇佣兵组织多次在*府*和反叛武装之间倒戈,赚取高额回报,“给钱就卖命”的特点显露无遗。
▲年刚果战乱,当地生活苦不堪言
90年代,南非专门成立了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武装公司,简称EO。大量聘请来自南非、北美、欧洲、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事专家,雇佣来自南非和纳米比亚数千人的退役*人,不仅每月有上百万美元进账,还拥有多地钻石矿开采权。
▲描写EO公司的书籍《Executive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