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正文约字,阅读时间约55分钟。
世界研学旅游组织
研学旅游地质地貌导则
世界研学旅游大会发布
年10月中国四川乐山
目录
1导言
1.1地质地貌研学旅游的概念、定义
1.2地质地貌研学旅游相关科学学科的概念、定义
地质学
地貌学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学
旅游地质学
旅游地貌学
1.3地质地貌研学旅游的特点以及在研学旅游、自然与环境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
1.4地质地貌研学旅游以及自然与环境教育的发展趋势
1.5与地质地貌研学旅游密切相关的国际地理教育进展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
一些国家学校教育的地理课程标准
1.6存在的问题
2导则概述
3地质地貌研学旅游的相关学科理论、观念与方法基础
3.1地质学地貌学的科学思想与重要理论
将今论古
以古论今
火成论与水成论
生物演化从灾变论、进化论到间断平衡论
气候变化与冰期、间冰期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
地貌学的侵蚀循环论与坡面发育理论
3.2地质学地貌学与旅游学相关的交叉学科与研究领域
地质地貌景观(地质遗产)分类学
地质地貌景观成因学
地质地貌景观美学
人地关系学
地质遗产保护学
4地质地貌研学旅游的资源分类与技术导引
4.1地质地貌研学旅游资源的科学分类与相关描述
地貌景观
水体景观
古生物与古人类景观
典型矿物与矿床产地以及采矿与矿冶遗迹景观
典型地质剖面景观
地质灾害遗迹与防治工程景观
4.2地质地貌研学旅游按学科特点、以及面向不同受众的技术导引
5工作流程与模式
5.1地质地貌研学旅游资源与平台的选择与评估
5.2对目标景观地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5.3地质地貌研学旅游基地的建设
5.4地质地貌研学旅游导师的培训
5.5地质地貌研学旅游课程的设计
5.6地质地貌研学旅游的组织与实施
5.7地质地貌研学旅游活动绩效的评估
6案例解析
6.1与学校地理教育相关的地质地貌研学旅游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庐山自然地理研学旅行设计
雁荡山主题式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老黑山景区研学旅行路线设计
6.2可供研学旅游借鉴的学校地理教育实习课程
日本高中的地理实习课程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第二版)9~12年级地理实践案例一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第二版)9~12年级地理实践案例二
6.3与提升学校教师的地理技能相关的地质地貌研学旅游
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协会的教师工作坊
6.4与专业人士相关的地质地貌研学旅游
国际地质大会及其地质旅行路线
7引用标注
1导言
1.1地质地貌研学旅游的概念、定义
本导则涉及的是指与地质学地貌学相关的研学旅游(简称地质地貌研学旅游)。即研学旅游的对象包括地球演化中遗留下来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以及山岳、丘陵、平原、洞穴、冰川、沙漠、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等地质体与地貌体,它们是作为自然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地质遗产。
研学旅游是通过旅行、户外活动,进行亲身体验并达成学习与教育目的的旅游方式。而地质地貌研学旅游,是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体及其现象的观察、体验、探索,来满足对地质地貌景观与地质地貌环境,以及地球演化的好奇、兴趣与求知欲,并促进对人类的母亲——地球的认识、理解与保护。
1.2地质地貌研学旅游相关科学学科的概念、定义
本导则所指的地质学、地貌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之下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学
是研究地球的科学,但它的研究对象与范畴,与其它也涉及地球科学的生物学、气象学、天文学等有所不同。地质学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