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最美桥工"↑免费订阅本刊
12月12日,《长江日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5周年回望之城市建设篇”专栏对为武汉城市建设建功立业并在“一带一路”上取得辉煌成绩的中铁大桥局进行了深入报道。
《长江日报》年12月12日第T11版
5年来,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青山长江大桥相继建成或者开工在建,中铁大桥局这支“建桥国家队”为武汉贡献3座超级大桥。大桥局每年在长江上承担的桥梁工程均达10座以上,今年这一数量打破纪录,在长江上同时在建的大桥达到16座。
5年来,中铁大桥局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全面拓展国际桥梁建筑市场,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建项目达11个。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跨越坦桑尼亚天堑的“东非第一大桥”、赞比亚芒古至卡拉博公路(芒古至塔博段)、北非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这4大“筑梦”工程所涉桥梁均出自该局之手。目前,该局还在跟踪孟加拉、巴拿马、土耳其、加拿大的桥梁工程项目。
中铁大桥局承建的鹦鹉洲长江大桥
今年“十一”期间,被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超级工程Ⅱ》聚焦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不久前完成了2号墩沉井封底,坐稳根基。它是长江武汉段第10座长江大桥。这座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米一跨过江,远期预留12车道,也是世界上通行能力最大的桥梁。
不久前,武汉四环线青山长江大桥北主塔墩围堰封底宣告成功。该桥是长江武汉段第11座长江大桥,建成后将使*陂区和武汉化工区直接相连,为东三环“减负”。5年来,作为“建桥国家队”的中铁大桥局,为武汉贡献了3座超级大桥。
“建桥国家队”5年为武汉贡献3座超级大桥
每到晴日,武汉摄影爱好者李邹强总爱用无人机将长江上的鹦鹉洲长江大桥等城市新地标收入镜头。他感叹:“从高空看武汉,太美了!”
不少网友盘点,这5年,武汉新地标让人目不暇接。“江上的桥一下子把武汉抬升至国际化大都市的水平”。
无人机空中拍桥、乘两江游船水上看桥、以大桥为背景拍婚纱照,成为这几年来武汉人的新时尚。
如今,长江武汉段已建、在建大桥已达11座,11座大桥共同串起武汉的内环、二环、三环、四环和外环。而5年前,这一数字还是7座。
年底,长江武汉段上第8座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作为当前世界上建成的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悬索桥,它的通车,令武昌到汉阳核心区缩短至6分钟,为长江大桥直接减负,更与二七长江大桥一起,携手“扣环”二环线。
年4月30日,全长48公里的二环线贯通,武汉首条高标准核心区快速环线诞生。环线内任意两点间基本实现30分钟畅达。
近5年间,杨泗港长江大桥、沌口长江大桥、青山长江大桥相继开工建设。这5年建成在建的4座超级大桥中,中铁大桥局就包揽了3座。而目前武汉江面上已建在建的11座大桥中,中铁大桥局包揽了8座。
武汉第十二次*代会报告中指出,武汉是我国经济地理的中心,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全国独一无二,世界少有。我们要以国际视野规划城市,以国际标准建设城市,以国际水平管理城市,张扬三镇三城的大气之美、山水相间的灵秀之美,建设滨江滨湖生态宜居武汉。
鹦鹉洲长江大桥通车后,“国际橘”外观以及流线造型让本地市民和国内外游客赞不绝口:“这座大桥让武汉更显国际范”、“让武汉更有大城气质。”
建设方中铁大桥局集团总经理胡汉舟表示,鹦鹉洲大桥在建设和管理上,借助现代工程技术、装备,推行与国际接轨、标准化管理的示范工程,同时也是向武汉长江大桥致敬的百年工程。
设计方中铁大桥院院长张敏介绍,鹦鹉洲长江大桥这个新地标,也更多地显示出新型城市特色:大桥曲线柔美,刚柔相济;颜色上,现代化的国际橘,个性鲜明;大桥护栏上的*鹤楼、首义红楼、东湖日出、虎座凤鼓等精美雕饰图案则体现了楚文化和武汉元素。
武汉的桥梁建设只是一个缩影。胡汉舟介绍,“十二五”时期,中铁大桥局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2座长江大桥、3座*河大桥、5座跨海大桥,数量是“十一五”时期的1.4倍。这5年,大桥局每年在长江上承担的桥梁工程均达10座以上,今年这一数量打破纪录,在长江上同时在建的大桥达到16座。
这一时期,中铁大桥局累计新签合同额、企业营业额、利润总额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1.5倍、1.5倍、1.9倍,创造历史最好水平。
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中国桥”走出去
正在建设中的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首根主墩的6根钢桩全部插打完成。这座桥是连接中国及“泛亚铁路”的重要通道之一,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交通支点工程,也是中国企业承建的最大海外桥梁工程。
今年4月,“东非第一大桥”跨越坦桑尼亚天堑,承载当地人民50年的梦想,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
4月,赞比亚芒古至卡拉博公路(芒古至塔博段)通车,它横卧在赞比西河上,被当地人誉为“非洲最美水上公路”。
7月初,非洲大陆首座斜拉桥——北非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通车,当地人民称之为“梦想之桥”,河谷两岸车程由一个多小时缩短为20分钟。
这4大“筑梦”工程同处“一带一路”,所涉桥梁均出自中铁大桥局之手。
最近这5年,中铁大桥局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全面拓展国际桥梁建筑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在已设立的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等境外分支机构的基础上,又先后在摩洛哥、赞比亚、坦桑尼亚、加纳等新兴地区成立了办事机构,加强了在当地国家的资源配置,提升了海外根据地的营销实力。
5年来,在6个国家和地区有在建项目11个,累计完成海外工程新签合同额为“十一五”时期的5.5倍,累计完成海外营业额为“十一五”时期的3.4倍。在南亚、非洲打上“中国智造”的烙印,输出“中国标准”。
中铁大桥局集团*委书记文武松介绍,“十二五”期间,中铁大桥局加强企业*建,提升文化实力。在海外思想文化工作领域,对内不断探索海外*建思想*治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加强*组织和群团组织的人文关怀,从而达到感情留人的目的;对外,则加强中外文化培训、教育和交流工作,使中外建设者和谐共处,将中铁大桥局“桥文化”传播到“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书写中外合作交流的新篇章。
中铁大桥局集团董事长刘自明表示,我们要利用30多年高速发展形成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去协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让他们共享中国发展成果。目前,大桥局还在跟踪孟加拉、巴拿马、土耳其、加拿大的桥梁工程项目。同时,正联合桥梁行业上下游,与湖北、武汉企业“抱团出海”。“相信‘一带一路’这艘巨轮可以带我们走得更远更好。”
正在建设中的孟加拉帕德玛大桥
对话中铁大桥局集团董事长刘自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广阔市场
Q:中铁大桥局作为“建桥国家队”,在汉先后建造了8座长江大桥,为武汉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请谈一下大桥局和武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A:中铁大桥局是年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成立,从那以后扎根武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60多年来,我们与武汉人民同饮一江水,同享一座城,得到*府和市民的帮助和支持,对此我们心存感恩。建成的鹦鹉洲长江大桥可以说是继武汉长江大桥之后,武汉长江上的“第二张名片”。正在建设的杨泗港长江大桥建成后一跨过江,其外形、功能又给武汉市民带来期待。
Q:近年来,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战略,中铁大桥局也积极响应。请谈一下大桥局在这一方面所做的贡献。
A:中铁大桥局以桥梁建造为主业,一直围着江、湖、海和高山峡谷转。近两年,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战略,长江流域因江相隔,两岸交通必须先行。目前,长江上已建余座桥梁,几乎每一座,大桥局都不同程度参与,而其中七成是以中铁大桥局为主施工。
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也成为展示我们技能的平台。今后5年,长江上还将建造80余座桥梁,我们一定会抓住机遇。
Q:“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中铁大桥局是如何对接这一战略的?近5年,中铁大桥局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什么?
A:“一带一路”战略对我们也是重大机遇。我们了解沿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交通等基础设施亟待改善。这几年我们正瞄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重大需求,发挥自身优势,争取一席之地。比如我们在孟加拉深耕10多年,如今才得以接下16亿美金的“梦想之桥”,我们要盯住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做精、做深、做透。
这些年,我们与行业和国家同进步、同发展,加强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以客户、用户为导向大力拓展市场。从以前的“坐商”转变为“行商”。以我本人为例,一个月没几天在家,一年要飞10多万公里,跑现场、跑市场。
亮点:建立桥梁工程可追溯制度
近日,刘自明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打开手机上的一张照片,照片中呈现的是正在建设中的京张(北京至张家口)铁路官厅湖大桥桥墩,上面贴着一张显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