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自由日特稿:简洁客观幽默深刻——评《悠悠故园情---牛顿家乡纪念“数学原理”出版周年》
戴美*文/图张洁播音
按:今日(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决定宣布将《温得和克宣言》通过的日子5月3日设为“世界新闻自由日”。有关这个题目太大,笔者限于学识,不能谈论这个话题。粗浅的说,新闻自由必须建立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上,而且是某种有限度的自由。今日特刊发一篇旧文,对年4月《参考消息》刊载的《悠悠故园情---牛顿家乡纪念“数学原理”出版周年》做点粗浅评介,藉此了解西方新闻撰写中的某些特点。缘何如此,这要从若干年前说起。
那时笔者在大学历史系读本科。有天上课,郑思礼副教授出了一个很特别的作业,大概要作为期中考成绩。即让全班同学各自去找一份新闻作品,然后用散文笔调写一则评论,找什么作品和怎样写,全凭个人自由。初看觉得,此题目太容易了,哪个同学不会呢!
接到此题目后有点兴奋,多年来在广播传媒工作中,总要留心那些有特色的好作品,看到就剪下粘贴到集报册里。又因先前就读理工科,对文理均不偏爱,剪报也是文理兼有,好厚的两三册。
此份作业交上不久,郑教授专门开了一次讲评课,将笔者作业作为范例在课堂上讲评。那是篇什么样的作品?作为学生又是如何评鉴他人作品的?看了下面就知道了。
我们先听本单位同事、云南人民广播电台资深播音员张洁(洪春慧)播音的这篇特稿:《悠悠故园情---牛顿家乡纪念“数学原理”出版周年》,原载《参考消息》年4月4日。
谨对张洁同事规范标准的播音致以由衷敬意!
牛顿选自网络
悠悠故园情---牛顿家乡纪念《数学原理》出版周年
原载《参考消息》年4月4日,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张洁播音
年3月23日合众国际社发自牛顿故乡伍尔兹索普的报道《悠悠故园情》是篇优秀新闻作品。它充分体现了当代西方新闻简洁、客观,不拘一格,但又幽默有深度的特色,堪称是令人拍手叫绝的好作品。
这篇报道以简洁有趣的导语开头,在一千字的篇幅里安排了十五个很短的段落,用自然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英国伍尔兹索普纪念大科学家牛顿的科学巨著《数学原理》出版周年的情形。它传达的情景和思想能使读到它的许多人激动。
“一辆古老的马拉邮车在英国乡间驶过,标志着这次最不寻常的周年纪念活动的开始。”导语如此开篇实在是出手不凡,它不仅简练朴实,而且富于情趣,有声有色,一开始便吸引人们在似乎听到的马蹄声和看到的乡间景色中,去读全篇。
牛顿的《数学原理》全称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年出版。在那个时代,“自然哲学”是物理学的意思。这部科学巨著总结了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等科学大师以及牛顿本人的研究成果,首次在人类历史上创立了地面力学和天体力学的严密体系,成为整个经典力学的基础,这部书的核心是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直到今天还是大中学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虽然到本世纪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出现,使牛顿力学受到冲击。然而在宏观低速宇宙中,它仍然是毋容置疑的。这是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罗伯特·唐斯,把《数学原理》列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6本书之一的原因。
记者当然深知《数学原理》的伟大价值,但他仅用了“探索未知的领域,是人类理性的哥伦布”这句话就概括了这部书的意义。接着,用幽默的语调道出后世一些人对牛顿的浅薄理解,文章自然转到主体部分。
报道的主体有条不紊地记叙了牛顿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谈话,牛顿故居的具体情景,牛顿的生平简况和科学发现,并对导语中马拉邮车所载的是纪念牛顿的邮票的情况作了交代,又说明牛顿读书的学校和城镇。读者感到,这些记叙是现场观察和背景材料的巧妙穿插有机结合在一切的。这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追寻一位科学巨匠的遗迹,显得自然、客观,还透射出一种历史感。
记者客观生动的记述表现在,不说牛顿出生在农民家庭,而说“牛顿诞生在这个庄园宅第仅有的一间卧室里”;不说牛顿童年生活普通,而说牛顿庄园的“长方形石制房屋”和“低矮的石制门廊”;不说年来牛顿住宅基本无变化,而说“今天,牛顿要是活着,要认出伍尔兹索普庄园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这类具体灵活的记述,避免了记者直接议论,显示出西方记者擅长客观报道的特色。
这篇报道用的是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结合的结构,精心的布局和记述、转述、阐释、概括等多种叙事手法的结合,使全篇显出一种张弛有致的节奏感和理性特色,使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去思索牛顿这位大科学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不朽价值。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前的苹果树(应为后补种的)戴美*摄(.5.20)
还有,这篇报道善用典型材料。文中两次提到牛顿与苹果树的传说,和牛顿纪念馆工作人员对传说的解释,意在说明科学发现是艰苦探索的结果,而非心血来潮的偶然发现。这样,使全篇的主题获得深化,也更加集中。另外,这篇报道不着重记述整个纪念活动的场面和人物,而是侧重于表述记者的现场观察和由此产生的思考,这样的报道角度可谓新颖独特,符合悠久深刻的纪念性意图,也使文章显得简短,末尾点出牛顿读书的地方是撒切尔夫人的出生地,暗示英国对世界的重要影响,也增加了报道的分量。
读着这篇新闻,我们会想起三百年来无数科学家对牛顿的赞誉的话语,但最使我们难以忘怀的还是牛顿自己的名言:“如果我比别人看得稍微远些,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
《参考消息》年4月4日所刊该报道
笔者此件作业的第1页。
附:牛顿简介
牛顿(LsaacNewton,~),英国物理学家。出生于林肯郡的伍尔索普。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年获文学士学位。年和年为避瘟疫,大部分时间住在沃尔斯索普,这期间发明流数术,开始考虑万有引力定律。年接任三一学院的卢卡西安数学教授。年出版了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年起任英国造币局局长。年辞去三一学院研究员和卢卡西安数学教授职务。年起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直至去世。
牛顿在科学研究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包括他的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他最早做了光的色散实脸,发现了牛顿环。他是光的微粒说的倡导者,年出版了《光学》专著。他在数学上创立了微积分,在《原理》中首次对流数和流进行了讨论。
(原载《世界科技英才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年版)
美*
传递真善美赞赏倍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