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中国最大的省份,为“西域“古地。这里民族众多,各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汇聚,使得这片古老的水土异彩纷呈。
要了解这片土地曾经的历史文化,自然要到博物馆里走一走。新疆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西域文化展览场。
新疆博物馆成立于建国十周年之际,并由朱德元帅亲笔题写馆名。年又迁入新馆。它还是乌鲁木齐新十景之一,到乌鲁木齐旅游必然要进去参观一下,体验独特的西域文化。
现在新疆博物馆正在进行二期扩建工程,处于闭馆之中。本文先为大家介绍几件精品,让我们初探这片土地上别具风情的历史风韵。
最具特色的要属“干尸”展览了,大家熟知的“楼兰美女”就在这里展出。我们要走进《逝而不朽惊天下——新疆古代干尸陈列》展览单元,才能一睹风采。
新疆气候干燥,因而保存了很多的干尸,“楼兰美女”发现于罗布泊楼兰古城废墟之中,测定距今多年。
除了“楼兰美女”还有小河墓地干尸、高昌国张雄将军干尸等等。
新疆博物馆对外最具盛名的便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这件汉代织锦作品,于年出土于民丰县尼雅遗址,长18.5厘米,宽12.5厘米。上面织有孔雀、仙鹤等各种瑞兽,最为注目的便是隶书式样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文字。这处尼雅遗址曾是精绝人居住之地,精绝国后来被鄯善国兼并。
说到精绝国,还有前面提到的楼兰古国以及鄯善国等,都是古代西域的效果。新疆的历史正因为这些西域小国,而呈现出独特且迥异于中原文化的色彩。
尼雅遗址曾是精绝人居住之地,在这里曾出土了大量的“佉卢文”简牍。“佉卢文”源于古印度,后传入西域,当时精绝人也使用这种文字书写。
新疆还出土了很多其他文字遗物。像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粟特文买卖女婢文书等等。而一件“哈卡尼亚文”的“请伯克赐财物书”,为我们留下了古维吾尔语转变的历史印证。“哈卡尼亚文”,就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拼写而成的古代维吾尔文字。
除了各种文字的遗物留存,这里还出土了各类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新疆地处“丝绸之路”之上,是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之地。
这里出土了西域古国自己制作的货币,诸如“龟兹五铢钱”、“高昌吉利钱”等,还有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等等。
狮首豹身镇墓兽
艺术家的想象力与地缘也分不开关系。阿斯塔纳墓葬出土的狮首豹身镇墓兽,反应了当时当地人们诡奇的想象力。而在同地出土的木雕作品“彩绘天王踏鬼俑”,更是创意非凡,世所罕见。
彩绘天王踏鬼俑
在北疆草原上,游牧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作为图腾柱的“鹿石”,蕴含着神秘的力量。而造型特异的草原石人,也反映了草原民族独特的想象力。
鹿石石人
而“伏羲女娲”图在这里也多有发现,说明古老的中华神话也曾随人口迁徙流传至此。
以上只是蜻蜓点水的介绍,新疆博物馆还有很多特色馆藏等待着大家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