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科动物是现代食肉界的主流,全世界39种野生猫科动物里面,全都是肉食性的,狩猎本领十分高超。
但是你知道吗?在整个猫科家族里面,狩猎本事最强的并不是有着“百兽之王”称号的老虎或狮子,而是黑足猫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猫科动物。排名第二的则是以速度见长的猎豹。
黑足猫的狩猎成功率为60%,猎豹的狩猎成功率为58%,二者相差不大,那么它们的狩猎本事,为啥能在猫科中独领风骚?
黑足猫的新陈代谢速度快
黑足猫是现存野生猫科动物里面体型最小的一类,成年之后体重只有一千克多,跟沙丘猫差不多大小。
它的外表跟家猫类似,但性格却极其凶猛,博茨瓦纳的布须曼人甚至相信它能够捕杀长颈鹿。黑足猫是天生的猎手,它的狩猎能力有多强悍呢?
这么说吧,小型啮齿类动物是它的主要猎物,一个晚上,一只黑足猫就能捕杀10-14只老鼠,整晚不断觅食,平均50分钟就捕获一只,狩猎成功率达到了60%,登顶猫科之最。
黑足猫一般生活在人迹罕见的地区,昼伏夜出,白天主要占据土豚、豪猪等废弃的洞穴,到了黄昏时就开始外出捕猎。
受限于体型,黑足猫的猎物也多是一些小动物,比如老鼠、蜥蜴、昆虫、小鸟等等,它们偶尔也会捕食野兔、跳羚幼崽等较大体型的猎物。
成年之后的黑足猫,每晚都会行走8公里的范围寻觅猎物,它的猎物构成里面,其中65%都是各种鼠类。黑足猫对水源的依赖不大,从食物上面也能获取生存所需的水分。
黑足猫体型不大,速度也不快,为啥它会有如此强悍的狩猎能力?研究发现,黑足猫的新陈代谢速度比一般的猫科动物快得多,这使得它们也相对更容易饿,所以黑足猫需要频繁大量进食,以维持身体所需的能量。
黑足猫栖息的环境多数都较为荒凉,猎物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它们不得不提高了自己的狩猎成功率,才能生存下去。
较快的新陈代谢速率,也赋予了黑足猫更敏捷的身手,它虽然也采取伏击的方式狩猎,但相对来说没老虎等那么有耐心。黑足猫会经常主动跟踪,然后突袭捕获。
速度是猎豹的杀招
对于猎豹来说,它既不群居,也不像花豹那样擅长爬树,而它能在非洲稀树草原上有一席之地,靠的就是它的速度,而且凭借速度,也是猎豹成了大猫之中的“猎杀之王”。
年的时候,一群科学家测量了一只叫“萨拉”的11岁母猎豹,它跑完米的距离仅需5.59秒,比当前人类最快的博尔特,所创造的记录用时还要少得多。由此可见猎豹不愧为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凭借速度,猎豹能捕食一些同样以速度见长的有蹄类动物,比如瞪羚等等。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说,当速度越快,那么自己看物体的时候也就越模糊,而且呼吸也越困难,头脑也越难保持平衡。
那么猎豹又是如何在高速奔跑的时候,依然能够经盯着猎物,保持头脑平衡和呼吸通畅的呢?《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指出,猎豹内耳中的构造比较特殊。
简单来说就是科学家们分析了21只猫科动物的头骨,发现猎豹的前庭系统在内耳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了38%-43.7%,这使得猎豹在高速奔跑下依然能保持头脑平衡。同时猎豹的鼻腔较大,能够保证较多的氧气吸入。
有研究机构在塞伦盖蒂草原上,对猎豹的捕食行为进行过统计,在年间,记录下了次猎豹的捕食行为,其中次成功了,得出了它们的捕食成功率为58%的结论。
没有对比人们就对这个数值没啥概念,这么说吧,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东北虎,在捕食鹿类的时候,成功率仅有38%。纳米比亚东北部的花豹,捕食成功率也是38%;卡拉哈里的花豹,捕食成功率更低,仅有14%。
其实无论是黑足猫还是猎豹,它们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狩猎能力,都是因为有过人的一面。
比如黑足猫靠的就是新陈代谢速度快,使得自己更灵活;猎豹靠的就是极快的速度,能跑赢草原上的任何有蹄类动物,自然能依靠速度狩猎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