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民族要走向自强的一段伤痛,但是,从它身上我们看到了,落后就是挨打,我们必须强大!不过,这场战争让我们看到了新武器的威力!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朝鲜战场上一款经典武器-T34坦克!
当初,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是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缴获的,就火炮和枪械而言,就产自世界上24个国家98家兵工厂,其品种和型号多达种。仅步枪口径从6.5毫米到11.43毫米多达13种是完全的“万国牌”。
从战争第二年开始,志愿军开始逐步换装苏制武器,装备水平得到改善。同时,为适应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和武器制式化建设的需要,我国除从苏联获得武器援助外,还争取在武器生产制造方面获得技术援助。战争后期,一批国产武器(以仿制为主)开始装备志愿军。
朝鲜战争早期,志愿军没有装甲部队,反坦克武器成为子弟兵和美帝钢铁巨兽进行抗衡的唯一工具。但是当时的反坦克武器距离近,威力小,加上美军步兵和坦克协同较好,使用时总是会造成我军很大的伤亡,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志愿军还是利用原始的炸药包、集束手榴弹、燃烧瓶之类的武器拼死抵抗,我军有了坦克出现后,情况大为改观。
朝鲜战场上的中国军人的T34坦克,可谓是经典武器,传奇英雄!
T-34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由苏联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设计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领导设计的中型坦克。该坦克战斗全重32吨,发动机功率马力,最大公路速度7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千米,装备一门76毫米坦克炮,是一型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都很突出的坦克。
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苏联一共生产了T-34系列坦克辆,其型号主要为两种:安装76.2毫米坦克炮的T-34/76坦克和安装85毫米坦克炮的T-34/85坦克。T-34坦克带有倾斜装甲的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年11月4日凌晨,我坦克第一团10辆T-34/85坦克配合师攻击马良山阵地,利用夜色,坦克部队迅速压迫至敌军阵地前,摧毁火力点和工事,然后撤退至安全地带和炮兵一起轰击残敌。
马良山之战我军取得了很好的战果,相对于传统的爆破突击,坦克协同的速度快,力量大,对火力点打击准确凶狠,志愿军损失远小于以往,也是从这次战役开始,坦克成为我志愿军攻坚的重要利器。
年7月6日,为配合志愿军20兵团即将发起的京城大反击,牵制住涟川一线的美军,志愿军第九兵团第23军六十七师,在坦克火炮的火力支援下,向临川西北的美军第七师17团发起攻击,目标为石燕洞北山侧翼的,.6高地;石燕洞北山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敌人侵入我方阵地的一颗楔子,志愿军坦克二师的号等三辆坦克,奉命秘密潜入石燕洞北山南侧,清除在我炮火打击之后,残存的敌军火力点。
夜幕下号坦克在敌炮火中,穿越一片泥泞的开阔地隐蔽前进,在距离敌人1.4公里处,陷入了一个泥坑动弹不得,根据上级就地待命的指示,号坦克全体人员,连夜铲草皮抹黄泥,把坦克伪装成小土丘,炮管像靠在小土包上的木头,对坦克进行了严密的伪装,天亮后,车长通过潜望镜,看到了对面山头上,敌人的三辆m46重型坦克,正对着志愿军石燕洞北山阵地,
m46坦克中的坦克兵做梦也没有想到,志愿军的号T34坦克,正潜伏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正在对他们的坦克进行射击前的标定,根据指挥所命令,号坦克决定打掉美军的这三辆坦克,次日傍晚,在志愿军总攻命令发起前几分钟,号坦克瞄准一辆m46坦克,一连发出四发炮弹,把这辆坦克打成浓烟烈火,其余两辆坦克,调转炮塔开火还击,但没能发现目标,坦克兵惊慌失措,使得m46坦克的性能优势荡然无存。
最终,号坦克炮手徐志强迅速转动炮口,又连续发出五枚穿甲弹,第二辆坦克中弹起火,第三辆也被打成了哑巴,这是志愿军坦克与美军最先进的m46坦克,一次面对面的较量,号坦克一连摧毁了敌人三辆坦克。
在这场战斗中,美军装甲兵部队的士兵虽然拥有着在二战欧洲战场与德国装甲部队交锋的经验,尽管今天的美军记录与杨阿如车组的经历有所出入,但是对于刚成立了的中国装甲兵部队来说,能与如此精锐的重型坦M46进行交锋,并且一挑三还打赢了,真的不容易!
为了表彰杨阿如车组所立下的战功,志愿军为他们颁发了“人民英雄坦克”的光荣称号,全体乘员记集体一等功,车长杨阿如立一等功,获得了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今天的号T-34坦克,安静在北京军事博物馆的展厅内,供游人参观。
朝鲜战场早期,只有少数坦克兵的中国军事,使用得很多还是缴获日本和美国的坦克,以及苏联T-34坦克进行训练。当时,美国坦克主要是轻型M3A3“斯图亚特”和中型M4A4“谢尔曼”坦克,在解放战争期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年朝鲜在水洞区组建第15坦克训练团,驻扎在平壤郊区,当时该团仅有两辆T-34-85坦克,由大约30名苏联坦克兵教官负责培养朝鲜军人。
年5月第15坦克训练团解散,新学员成为第坦克旅军官。该旅由第1、第2和第3坦克团组成,后来分别改称为第、和团,到年10月之前全部配备T-34-85坦克,另外补充了第摩步团。
朝鲜战争爆发时,人民军共有辆T-34-85坦克,其中大约一半编入第坦克旅,大约20辆编入第坦克训练团用作储备,剩余坦克分配到几个新成立的坦克团(第41、42、43、45、46团,实质上相当于营,各15辆),以及第16、17坦克旅(实质上相当于团,各40-45辆)。朝鲜人民军还有75门SU-76M自行火炮,编入自行火炮营,对步兵师提供火力支援。尽管按照现代标准,朝鲜坦克部队装备水平相当寒酸,但是年人民军坦克数量在亚洲仅次于苏联红军。
当时日本坦克部队在二战期间被彻底摧毁,中国坦克部队则是缴获的日本和美国坦克五花八门的大杂烩,而美国在远东没有强大的坦克部队,只在日本部署几个M24轻型坦克连。朝鲜T-34-85坦克在战争最初两个月参战最为频繁,但在遭受损失之后,很少参加战斗,而且只派出3-4辆坦克小组作战。
实际上,在朝鲜战争中出现的“T34”是经过改良的型号。它与以往的“T34”相比,此时的坦克已经把之前的主炮换成了一门85毫米炮膛,炮塔前的装甲也已经加厚了90毫米。
美国以为自己的实力足以打败中国和北朝鲜,所以,当南朝鲜侦查到北朝鲜和中国军人拥有了T34时,有向美国多次提出希望得到美国最新的美制M26坦克。
但是,美国方面拒绝了南朝鲜的要求。
因为美国觉得:中国方面和北朝鲜的“T34”是二战时的老古董,完全不能构成不了什么威胁。于是,美国给南朝鲜军队只装备了门57毫米的反坦克炮和多枚火箭筒。
甚至连美军支援得有些无趣的武器,比如说在朝鲜战争中,标准的美军步兵支援武器是Mmm无后坐力炮。在与北朝鲜坦克的遭遇战中经常会用到它,但效果却不佳,因为其高爆弹的穿甲能力很弱,对付土木工事或坦克杀伤力远不够。
后来,美国人知道错了!大错特错了!美国人小看了人民军和那“落后”的坦克。三个坦克团向汉城进攻时,南朝鲜士兵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比利时军事媒体曾报道说:朝鲜战场让全球看见了一个全新的中国,也让大家看见不要低估这个民族,他们太可怕了!
今天的中国军队,中国装甲部队,我们自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现在我军主战坦克99A,性能可以和任何国家生产的主战坦克媲美。
过去,中国军人只能以血肉之躯抵抗装甲洪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低估我者败,犯我中华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