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今世界,各国都以发展本国经济为主要目的,但是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老冤家来说,不停的战争和冲突是两个国家的常态。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围绕克什米尔的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的发生战争了。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不过令人吃惊的是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因为这场战争是巴基斯坦以弱胜强,打败印度的著名战争。
▲印度的地理位置
战争背景
年2月,巴基斯坦和印度又一次发生了战争,这次战争双方还是以克什米尔地区领土有关。关于这场战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场不被人熟知的地区战争。而这一次战争毫无疑问的还是和克什米尔地区有关。
双方都认为克什米尔是自己的地区,双方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多年争执不休了。双方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进行多次的战争和冲突。于是在年2月份,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了十分严峻的冲突。而这次的冲突也为了以后的第二次印巴战争做了铺垫,同年的八月,战火纷飞,战争已经蔓延到巴基斯坦。为了防止事态严重失控,巴基斯坦决定采取对印度全面反攻。于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正式全面爆发。
战争过程
年5月27日,印度总理尼赫鲁逝世,印度政坛陷入混乱。与此同时巴基斯坦也没有空闲,巴基斯坦这时候召开紧急会议认为此时正是趁虚而入收复克什米尔地区的最好时候,于是巴基斯坦开始采取行动。在此之前,在印度与西巴基斯坦南端交界、印度河入海口处的卡奇沼泽地带,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已经有了战争冲突。早在四月份,巴基斯坦便派出了坦克,炮轰了印度军队的哨所。之后在英美斡旋下双方于7月1日停火,并约定将卡奇沼泽争端诉诸海牙国际法庭。
▲第二次印巴战争场景
卡奇沼泽的军事胜利使巴基斯坦军方强硬派更加狂妄,而阿尤布·汗总统也觉得“印度教徒没有胆量打仗”,不妨在克什米尔地区复制卡奇模式,先打一下,显示实力,然后再诉诸国际仲裁,以争取对自己更为有利的仲裁结果。而自哈兹拉特巴尔事件暴发后,已经有很大一批军人经过巴基斯坦的培训加入了游击战。印度方面对此则进行了严厉打击,大批“自由战士”被击毙,这又使巴方穆斯林认为这是印度方面为卡奇之败进行报复,请战声四起,看来一场大战已不可避免。
▲第二次印巴战争场景
年8月31日夜,巴基斯坦军队开启“大满贯行动”,他们意图攻占阿克赫努尔,因为这是克什米尔的战略要地,如果战争顺利巴基斯坦就能如愿夺下此地,并且切断印度军队与中部地区的联系。同时孤立印军派驻在斯利那加附近的部队,进而对查谟大本营进行攻击。
除去陆地军队作战外巴军还出动F-A和F-86战机各一架,与印军的战斗机相遇,那些战斗是赶来支援的,巴基斯坦军队战斗机性能是很好的,装备有“响尾蛇”导弹和火箭弹,可以从远距离击落军队。巴军以2对8,击落印军飞机4架,自己无一伤亡,取得战场制空权。印度军队虽然调来了坦克协助作战,但却由于没有空中的支援而节节败退。
▲第二次印巴战争场景
但是,巴基斯坦军队虽然快速地向前推动战争,却由于指挥部与军队失去了联系,使得前线的军队不知该如何作战。而巴军又在穆诺瓦峡谷遭到印军顽强抵抗,印军总司令严令印军必须死守48小时,这些军人临危受命、英勇无畏十分勇敢为国家冲锋陷阵。
巴基斯坦军队本身指挥不在调上,又遇到了这么一群硬茬子无奈,巴基斯坦军队总司令撤销职位,将指挥权交给了师长叶海亚·汗,叶海亚·汗苦战到9月4日,仅却也只攻打到了境外。自此战争进入僵持化,由于速战没有结果。继续下去,只会引发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全面的战争。但是,由于战前过于乐观,巴基斯坦的总统并没有提前计划好作战方案,所以只能作罢。
最终,阿尤布·汗总统决定取消“大满贯行动”,但是面对在低谷时前来作战的巴基斯坦,印度更是感觉受到了耻辱凤起作战医学前耻给了巴基斯坦更为沉重的一击,他们要继续战争直接攻击巴基斯坦的领土。
▲第二次印巴战争场景
年9月6日,印度军队恰无声息的开始了作战,用三个师团的力量去向巴基斯坦进攻,并且还将重型作战武器和战斗机坦克配合作战,如果印军攻克拉合尔,向南就可以插入克什米尔巴军的背后,向北方也同样可以直击要地,巴基斯坦再此布下的两个师团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被攻破。在组织十分混乱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军队步步败退,只得落荒而逃。场面十分混乱,只剩下最后一条运河作为屏障。
面对如此情形,巴基斯坦军队也不甘祖国被占领群起反击,举国上下,一致对外、团结抗击。巴基斯坦总司令下达命令:无论如何也要守住运河,坚决不能失败,同时发起了进攻。9月7日由哈密德率领的巴第11师开始代号为“暴力”的反击行动,转而向印度发起了进攻,在重武器的配合之下,军队当天便占领了印度的边境重地:克赫姆卡兰。
▲第二次印巴战争场景
印度军队为了夺回此地不得不与巴基斯坦军队展开了拉锯战。然而面对攻势正猛的巴基斯坦军队。印军做出了一个不得已的决定:炸开了克赫姆·卡兰河堤霎那间,大水漫城,军队也无法靠近,印军趁机构建坚固防线,双方在克赫姆·卡兰一带陷入僵持状态。
同时,在空军方面,9月6日巴基斯坦对印宣战后巴空军立即出动,对印度5个机场、3个雷达站实施空袭,致使印军7架米格-21和其他5架战斗机、1架运输机被毁,机场指挥遭到严重破坏。印军立即命令其他机场战斗机升空巡逻,至9月7号两国经数次空战先后50余架飞机被击落,巴基斯坦军队的飞机被击落,印度军队飞机咋还没起飞时也被炸毁。双方在空中实际打了个平手。
▲第二次印巴战争场景
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战线上,9月16日双方在查温达地区展开了一场以坦克为主的大战,如果印度军队在这次战争中成功攻下此地,那么巴基斯坦在东部的防御体系就会被阻断,因此巴方调来第6坦克师约辆坦克,印军则集中起近辆坦克,希望在数量优势下一举攻克巴军。在这次坦克大战中,巴基斯坦以绝对的优势赢得了地面的战斗。不久之后,印度的战机被迫从战场上离开,巴空军正好抓准机会,与地面的坦克部队协同攻击印军坦克,只可惜巴陆军司令部进口弹药时出现差错,穿甲弹买少了,手头多是对坦克无效的高爆炸弹,最终双方在查温达打成平手,形成对峙僵局。
▲第二次印巴战争场景
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双方形成对峙的僵局、除此以外。还有印度境内以及巴基斯坦境内都。由于武器供给是两个国家的军队都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巴基斯坦,实行武器禁运让他们的坦克、飞机立刻哑了火。
早在9月4日与6日,联合国就通过决议要求印巴停火,但是两个国家根本不去理会,现在打不动了,便又开始听联合国的话了。当联合国安理会于9月20日通过号决议,要求3天内这两个国家必须停火、恢复像8月5日前那样的状况,于是在9月22日,印巴妥协,就接受了这次决议。突然,苏联跳出来,表示他们愿意从中斡旋,这个时候苏联外交部长在年1月上半旬,撮合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举行了会谈并且签署了十分著名的塔什干宣言。当时的地点是在在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首府塔什干,谈判中重申两国将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间的争端,并限定双方将军队撤回到年8月5日前各自的阵地上。
▲第二次印巴战争场景
经历过第二次印巴战争,我们可以看出来任何一个国家军队中的强硬派或者是鹰派如果硬来的话,他们的格言恐怕是:“先打起来再说吧!”不少鹰派军人甚至把战争看成自己发迹、升迁的台阶,把为国打仗看成自己价值的体现。因此,许多军人爱夸夸其词将自己捧的很高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仿佛取得战争胜利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但是真正的战争用哪会如此的简单战争,一旦开始就不会给人们任何的喘息机会。他对于国家的打击是重大的,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更是惨不忍睹的上,战场打仗的,往往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这造成了无数家庭的痛苦,政治家们这草率只举带给人们的灾难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宣布战争必须是十分谨慎的不可轻举妄动。
ki
▲谈判现场
尤其我们都知道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还是国家综合实力,经济建设治理民众以及组织民众各项能力的比拼。在这场战争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印巴双方武器装备都不能自给,严重依赖进口,对战争资源的控制和掌握程度低。再者,由于战机对于陆地战争有力的攻击,并且能力也不断地提高。失去了治理空战的权利,坦克在敌方战机眼中,就是移动缓慢,一打一个准的铁盒子。因此,我们不能只专注于陆地战争空军的战争也同样重要在此次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出空中的作战要求和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
▲第二次印巴战争场景
总结
最后,由于巴基斯坦军队的内部信息沟通不及时,导致战争失败,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保证及时沟通,军队内部有效信息传递十分重要。因此,在面对敌人时我们不能只是真枪实战,巴军也带给我们及深的教训:信息领域在未来的战争中也决定着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