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得和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龙首文苑高建群丝绸之路千问千答连 [复制链接]

1#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

文/高建群

四十一

在出土的楼兰文书中,人们发现了一种死亡了的中亚古文字,名叫“佉卢文”,这据说是大月氏人专用的文字。佉卢文与汉语,成为楼兰国官方文书中并行使用的文字。这种官方行为,说明贵霜失国以后,这些大月氏人举国举族重新翻越帕米尔高原,回到故乡地。在和田出土的古文书中、尼雅精绝出土的古文书中,也有大量的佉卢文书写存在,说明他们迁徙的数众之多和落脚的地域之广。

那么出土的简牍多么的珍贵呀!它向我们透露出那些为历史所尘封的信息。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那些普通戍边士卒的卑微命运,那些商贾驼队的细碎行状,当他们在解读专家的魔咒般的破译中复活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由得怦然心动。

四十二

而随着楼兰的消失,尼雅精绝的消失,于阗国的沧桑变迁,最后,这些有过五次悲壮迁徙的大月氏人便融入到塔里木盆地四沿各兄弟民族中去了。如今他们种族的血液在这些民族身上继续澎湃着——这是那些中亚史研究者们,最后给出的答案。

四十三

张骞出使西域的最初的想法,是受汉武帝的委托去西域地面寻找走失了的大月氏。大月氏和匈奴人有仇隙。匈奴王曾经将大月氏王的头颅饰以金银珠宝,做成一件酒器。平日这酒器就挂在马鞍上。战斗来了,匈奴王先摘下酒器,仰起脖子狂饮,喝足酒,然后独耳狼旗一举,一叩马刺,开始冲锋。匈奴人在那个时期成为大汉的主要外患,汉武帝的战略考量是想联合大月氏,一东一西,夹击匈奴。

四十四

张骞在长安城一个青色的早晨,率领一个一百多号人的庞大使团出发。他曾经在穿越祁连山的时候为匈奴人所俘,在那里勾连了十多年,娶了一个匈奴人为妻,且生有孩子。后来他伺机逃脱,继续着他的使命。他为了寻找大月氏,大约将西域地面走了个通遍。缺少记录,他的足迹大约抵达贝加尔湖,即后来苏武牧羊的地方,抵达里海、黑海,甚至走得更远。

四十五

百觅千寻,张骞一路踏问终于找到了在撒马尔罕立国的大月氏人。但是,大月氏人已经无意于战争了,他们建立起了坚固的城堡,引来阿姆河水将这里变成了良田。这地方和他们的故乡地十分相似,背依着帕米尔高原,较之当年的背倚的天山,更雄伟和厚重。张骞在撒马尔罕王宫里大概呆了半年,见大月氏王不为所动,于是只得告辞,悻悻而归。

四十六

费尔干纳盆地的农耕方式自那时就一直保留下来,逾两千多年了。笔者驱车从这块地面经过时,田野上长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棉花。人们说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第一大棉花出口国。而在苏联时期,他们将这里打造成第二粮仓(第一粮仓是乌克兰第聂伯河流域)。

由于阿姆河修筑水坝,用以灌溉,水流抵达不了咸海,从而致使咸海完全干涸,黄沙弥天,沙丘连连。有一年我自阿斯塔纳飞往乌鲁木齐,飞机从咸海上空飞过时,看见这几千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停着一艘一艘船的残骸。而漠风一起,黄沙弥天。

四十七

张骞开西域道,这是中国人最早的叫法,后来又叫凿空西域。“道”这个字眼,主要是指道路,例如关中道、河西道、阳关道、敦煌道(班超开敦煌道)、楼兰道、于阗道、疏勒道等等。后来“道”这个字眼,又赋予了一种行政区划的意思,例如关内道、陇右道、剑南道等等,而在我们的近邻日本,例如北海道,成为区划单位。

扫码立即下载文化头条APP

责编

赵悦冰

审核

梁飞燕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原标题:《高建群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连载6》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