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中旬开始,安徽广播电视台大型全媒体活动“一带一路上的安徽人”开启征程。全媒体活动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探访“一带一路”上安徽人的风采,展现出中外文化交流的勃勃生机。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全程大力支持全媒体活动。“一带一路”上的这些安徽人树立中国良好形象在孟加拉国的荃银科研育种基地,5月是这里每年唯一一次的育种水稻收割季,年出生的安徽凤阳小伙樊勇,已连续三个月忙碌在水稻田里,参与授粉、抽穗、成熟,助力当地水稻业发展。荃银科研育种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帮助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在印度尼西亚,印尼安徽商会会长何涛接受了公共频道记者采访,他说,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前,安徽人在印尼既没有庞大的资金实力,也没有足够的文化影响力,所以开展工作比较难,而“一带一路”倡议给他和商会提供了很多商机和动力。在印尼南加里曼丹省,安徽海螺集团建立了第一个水泥厂,从没有道路,没有房屋,没有手机信号,更没有水源和食物的土地上建成南加水泥厂,成为了“一带一路”上的“花园城市”。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来自安徽合肥的张希是机场高速项目部的一名技术主管,他所在的中铁四局一公司承建全长32.公里蒙古国乌兰巴托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针对蒙古高寒地区和乌拉巴托地质情况,铁四局的筑路者们设计了高温和高寒级配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对实体质量严格把关,使公路符合中国标准。中国标准走出国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从曾经不被认可到现如今的高度赞扬,实属不易。“一带一路”上的这些安徽产品代表中国“制造”在“一带一路”上,除了安徽人的形象之外,还有安徽产品,它们代表了“中国制造”,它们是质量和品牌的“佼佼者”。安徽产品走出国门,也代表了世界对中国制造的认可和信任。安徽长丰草莓蒙特瑞即将进入印尼市场。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维西省米哈萨县,农业专家在此找到了一片适合中国草莓生长的土壤,进行培育种植,这也是安徽品牌走向国际的又一见证。来自安徽亳州的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多次进行“古井贡酒中国酒文化全球巡礼”系列活动,连续四届与世博会中国馆进行战略合作,先后亮相上海、韩国丽水、意大利米兰及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此次大力支持安徽广播电视台“一带一路”全媒体活动,是中国酒与世界的碰杯。据悉,目前安徽广播电视台“古井贡酒·年份原浆一带一路上的安徽人”即将奔赴俄罗斯等地,开始下一阶段采访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