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怀窑品牌形象墙摄影陈明武
在刚闭幕不久的年北京冬奥会上,首款双奥之瓷《冬奥泰平尊》作为官方特许商品被多国大使馆收藏。作为国礼,它是一种民族荣耀,当代汝瓷泰斗李廷怀就是其创作大师之一。李廷怀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多年的研究与实验、传承与创新,让汝瓷在消失近千年后再次现世,走上国际舞台,绽放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柔美。
多年以来,李廷怀在传承中保护,在创新中发展,逐步将汝瓷推向国际舞台。据了解,李廷怀曾8次担任外交礼品创作任务,多件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中国陶瓷艺术馆、上海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中外馆藏所收藏。其中,年在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上,廷怀窑龙头杯作为会议专业杯,赠送给与会的24位外国来宾。
“把一个事情提高到精益求精的高度,做到最好,做一名合格的匠人,这是我的追求。”李廷怀说,汝瓷文化,传承要千古不易,创新要与时俱进。保护和传承汝瓷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还要把汝瓷的美展现在世人面前,使千年汝瓷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
据了解,李廷怀先后荣获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为浓厚汝瓷兴趣虽九死犹未悔
汝瓷起源于北宋,因产于河南汝州而得名,其烧制历史曾只延续了20年便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直到上世纪80年代,李廷怀参与的汝瓷科研攻关,成功研制出月白釉,汝瓷才再次现世。
汝瓷之美,用“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形容最好不过了。生在汝州,长在汝州的李廷怀,从小就听村里人讲过宋代汝瓷的辉煌历史和有关于汝瓷的传奇故事,对汝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美好的遐想。
“那时我才20岁出头,就被招到汝州市国营汝瓷厂当工人。”李廷怀说,上世纪80年代,又参加了汝瓷月白釉的科研攻关,经过无数日夜的研究、试验,成功研制出月白釉。
年,当他铆足了劲儿准备大显身手的时候,工厂倒闭关停,他只能下岗在家,但他依然坚持弘扬与传播汝瓷文化。年他因肝硬化,身体变得极度虚弱,因为看病,家里已是家徒四壁。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下自己的汝瓷梦。
李廷怀说,当病情好转后,他没日没夜靠拉煤积攒5万元钱,就开始实施建造窑炉计划,接下来又创办了廷怀汝瓷研究所。
那时候,他已经52岁。
其实,在李廷怀小时候他就一边读书一边跟着爷爷烧砖瓦窑,随后又当了泥瓦匠、水泥厂化验组实验员。这些经历都为李廷怀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多次失败成功烧制张公巷北宋官瓷
年4月,当汝州市北宋官窑遗址被发现时,再次激发了李廷怀研究激情。那个时候,他跑遍汝州大大小小建设工地,只要发现一片瓷片,他就激动地带回家躲在小屋里进行分析化验研究。
不管刮风下雨,在经历多个日夜的辛苦,他先后调整了个配方,在经历了多次的失败、次的试烧后,终于成功烧制出张公巷北宋官瓷,解开张公巷官窑的千古奇迹。
这次的成功,让断代年的汝官瓷卵青釉重见天日,填补了国内外的一项空白,也得到了国内著名专家的认同。李廷怀说,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作为特邀嘉宾作了关于张公巷卵青釉的发现复制成功的专题报告,在陶瓷界引起强烈震动。据了解,在年的时候,李廷怀还成功复烧天青色汝瓷仿古四件套。
李廷怀的汝瓷烧制技艺不断取得成就,但他并没有为此有丝毫懈怠,又开始考虑汝瓷的创新。李廷怀说,通过研究发现,张公巷汝窑在烧制中出现了瓷胎变白的现象,想通过研究汝瓷的根脉,看能否做成更白一点的胎子。
这次,又是通过上千次的试验,他才最终成功研制了玉青釉。这种釉的手感温润如玉,釉色更加的细腻、漂亮。李廷怀介绍,年7月3日,玉青釉白胎瓷正式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知识产权证书,玉青釉白胎瓷由此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李廷怀说,仿烧的成功仅仅是让失传了近千年的的汝瓷烧制技艺得以重现和延续,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不是搞文物复制,后人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做好创新,甚至要超越过去,赋予产品更多的时代特色,不断地推陈出新。
据了解,从年到现在,他已经研发出了汝窑天青、张公巷北宋官窑卵青、月白等釉色,产品包罗汝瓷瓶、茶具、文具等多个品种。其中,貔貅、富贵团寿盘、汉代貔貅、中华龙尊、中国和谐瓶、松鹤延年等42大系列产品获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