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得和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丝路古国铸就合作里程碑海外网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最便宜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

纳沃伊聚氯乙烯PVC、烧碱和甲醇生产综合体建设项目全景。徐冰杜重辰摄

年4月19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视察项目现场,并亲切接见了寰球公司现场管理人员。

项目工程师给当地道路施工队伍开展技术交底。

纳沃伊PVC项目4.6万吨/年天然气制乙炔装置

7月5日,寰球工程所属上海公司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聚氯乙烯PVC、烧碱和甲醇生产综合体建设项目全场消防泵站单体试运行成功。标志着历时两年多的项目已进入到投产前的最后阶段,雪白的PVC将以每日百万美金的效益为乌国再添‘白金’。”

乌兹别克斯坦,一个地处中亚内陆的丝路古国,是连接东西方和南北方的中欧、中亚交通要冲的十字路口,以产量丰富的棉花、石油、天然气和黄金闻名世界,又称“四金之国”。

丝路古国迎来新征程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愿景”逐步“开花结果”,中乌之间的合作联系越来越紧密。

年8月,21岁的乌兹别克斯坦青年阿库坐上了塔什干直飞北京的航班。与年前他的祖先乘着骆驼越过万里黄沙到唐都长安求学一样,阿库此行的目的是到中国留学,潜心学习汉语。如今的阿库已是寰球上海公司乌国项目一名HSE监督。

与此同时,中乌两国之间一次新时代的合作正在历史的见证下迎来重要的一刻。

年8月19日,时任乌国总统卡里莫夫访华期间,在北京举行的“中乌经贸合作论坛”上正式签署了“纳沃伊聚氯乙烯PVC、烧碱和甲醇生产综合体建设项目”(以下简称PVC项目)。

这个项目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中部最大的工业城市纳沃伊市,业主为纳沃伊氮肥公司,合同以“F+EPC”的商业模式执行,总金额达4.3亿美元。项目投产后将年产聚氯乙烯10万吨、烧碱7.5万吨、甲醇30万吨,不仅能彻底改变乌兹别克斯坦长期以来依靠进口的历史,还将成为中亚地区首套PVC生产装置。

乌兹别克斯坦一时之间难以拿出大批资金投入项目建设,“F+EPC”的商业模式使得业主获得中国政府的优惠贷款,无疑给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福音。在“一带一路”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了“双优”贷款,乌国政府也为该项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将项目直接纳入了“总统令”的范畴,项目融资在短时间内有了快速突破。

这个项目不仅是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工程,也是中国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正在实施的最大单体工程承包项目。“首次进军乌国,合作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已连续3个春节都在项目上度过的现场经理王文斌深有感触,“但我们的实力成为顺利推进工作的法宝。”经过数次谈判,双方达成一致,除土建、结构、消防、电气4个专业采用乌国当地标准外,其他专业全部采用中国标准。

年,设计工作已大步推进,但在地管防腐的采用标准上却与业主发生了争议。寰球上海公司对地管的防腐采用了国标,采用环氧煤沥青进行防腐,但乌国并没有这个设计及验收规范,业主审查不同意,要求采用传统的石油沥青包裹方法进行防腐。石油沥青包裹防腐不仅成本高、工期长,而且污染较大,中国国内早已弃之不用。而环氧煤沥青防腐的方式不仅涂层薄、污染小,而且在防腐效果和使用年限上有更大的优势。

“该坚持的我们一定要坚持!”王文斌自信地说。为打消业主顾虑,寰球上海公司专门邀请乌兹别克斯坦化工设计院和当地的专家召开论证会,经过3个月的考察和8次论证,最终通过了寰球上海公司的方案。

“虽然论证时间用了3个月,但相对如此大量的地管防腐工作来说,施工周期缩短了3个半月。”王文斌说。

经此之后,业主对寰球上海公司更加信任,所设计的图纸一次成功率达到85%以上。E、P、C多方联动,现场进度迅速推进,用了28个月的时间就达到了93%,寰球上海公司以“负责任、高水平”的形象赢得了业主的称赞。

纳沃伊焕发新容颜

纳沃伊,乌兹别克斯坦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最负盛名的卓越代表人物,纳沃伊市即以这位伟大的诗人命名。年3月,纳沃伊的雕像远行万里,落户上海,成为中乌两国人民深厚友谊源远流长的象征。

年11月,时任项目经理的刘元丹从上海带着管理团队抵达纳沃伊市。这个40人的管理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2岁。刚刚走过60年历程的工业重镇纳沃伊因PVC项目的落地迎来复兴。

纳沃伊市是乌国的化学工业中心,但其大部分工业设施仍是苏联时期建成的,工艺较为落后,经过数十年的运行,危险系数越来越高。经过与业主多次交流,业主要求装置“十年不淘汰,十年不落后”。通过多方实地考察,为保护纳沃伊的生态环境,避免污染加重,寰球上海公司决定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实施高标准设计,环保零污染。这个方案的提出让业主着实吃了一惊。

乌国政府也给予项目极大的重视和支持,乌国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3年间4次亲临项目现场视察,并要求乌国化工集团、纳沃伊氮肥公司等相关单位务必倾力配合,确保项目如期竣工投产。乌国总理阿里波夫、副总理苏尔坦诺夫及化工部部长、能源部部长等高层领导也多次到项目视察,了解项目困难,为项目快速推进开启了“绿色通道”。

在PVC项目已经签署的份采购合同中,同中国供应商签署的合同达份,材料总量约合3万吨、45万立方米。

薛南是负责物资采购的副主任。年7月,他到乌国开展前期调研时发现,最难的地方就是“清关难”。施工材料到不了现场,现场上千名员工就将面临“窝工”。

PVC项目已经获得了乌国的“总统令”,这意味着项目采购的很多材料可以在税收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减免。但免税报批文件却非常繁杂。随着详细设计的不断深化,清单上材料的数量和规格也在不断变化。每份免税文件的审批都需要总统办公室最终签发,时长要3至5个月。这个问题让薛南头疼了很久,也让他在一次次的清关中不断积累经验。

经过多次沟通,薛南和采购部的同事联合设计、物流和商务人员,同乌方对免税文件的制作要求进行详细沟通,减少详细设计周期对免税文件制作深度的影响。同时,联合业主和海关沟通临时备用方案,以解决因文件批复周期长而影响到项目进展的问题。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年4月,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阿里波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