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得和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东的真正玩家已登场,普京访问慕尼黑 [复制链接]

1#

拜登走后,普京抵达伊朗,开启俄罗斯的中东之行。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7月19日晚,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德黑兰会见到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

讽刺的是,前两天白宫发布有关拜登中东之行的简报上,明确写道要防止其他大国染指中东地区。普京的打脸可谓是相当之快,而这次的主角不单单是两个“反美先锋”,还有土耳其。

我们从两个层面分析这场复杂的会晤,第一个层面是俄伊关系,第二个层面是土耳其为什么选择在慕尼黑与普京会晤。

俄伊能走到一起,肯定是拖了美国的“福”。

当今国际形势已经出现“阵营化”的迹象,拜登上一台就将俄罗斯视为美国和“民主制度”的敌人,同时在中东地区也没打算放过伊朗。在这种压迫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条国际真理再次被验证。

何况在某些方面,两国有互补的地方。

两国在地理上虽不接壤,但伊朗可被视为俄罗斯后花园的门户。首先拱卫着土库曼斯坦,其次又与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毗邻,跟沙特阿拉伯也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很优越,如果俄伊关系坚若磐石,争得伊朗同意后,俄罗斯说不定还能提升在此的军事影响力。

届时,对美国在中东的地位是一种直接且巨大的威胁。

据伊朗国家通讯社当日报道:伊俄两国企业当天在德黑兰签署了伊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外国投资协议,其中包括俄企将向伊朗石油业投资亿美元。

当然,这并非是说伊俄关系的前景就一定是高枕无忧的,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两国还是十分激烈的竞争关系。

在过去三个月的时间内,伊朗石油副产品的月出口量下降了十万吨,而主要原因在于俄罗斯在寻找新买家的同时不得不削减伊朗的市场份额。

可这些小矛盾在西方大规模制裁的背景下,都能暂时被按下不表。

第二个层面,土耳其。

土耳其这些年搅得浑水又何止这一次呢?对于埃尔多安造访慕尼黑,没有多少政客和媒体表现出惊讶,因为他这次也是“有求于人”。

首先自然是作为北约调解国,跟普京谈论了俄乌冲突中安全出口粮食的问题。其次又跟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谈到叙利亚问题,这是埃尔多安跟西方的最大分歧,同时也是此行的主要动机。

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分析师索特尼科夫认为,土耳其希望在叙利亚进行“特别行动”,就像现在的俄乌冲突一般,但伊朗和俄罗斯并未表示同意。

随着芬兰和瑞典放弃对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支持,埃尔多安下一步战略目标将是打造一个强大安全的土耳其。

只是这步棋肯定会破坏叙利亚国家主权的领土完整,是俄伊双方都无法同意的。其实没人会相信土方进驻叙利亚,就能彻底根除威胁,毕竟美军在阿富汗“反恐”十几年,什么也没改变。

由此能看出,三方既有合作也有无法弥合的分歧。

三方已经发表联合声明强调阿斯塔纳进程在和平、可持续解决叙利亚危机方面的主要作用。这次温火熬药,就看埃尔多安愿不愿意等了。

借用RT的一句话,俄伊土三国在中东问题上是“真正的玩家”,而对比拜登的中东之行,普京的收获可能更实际。

伊朗军队陆军总指挥官阿米尔·海达里表示,伊朗军队有能力生产技术先进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可用于远程、跨境的侦查和作战行动,伊朗已准备好向友好国家出口武器和军事装备。

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俄军确实急需一大批优质无人机来协助作战,只是伊朗如果真的给予军援,恐怕西方会再次掀起一番大规模制裁。

总而言之,拜登和普京先后造访中东,并非是外界猜测那般是在进行收尾,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俄罗斯同美国的博弈已经不再局限于东欧、北极和远东,在中东也将展开新的较量。

俄乌冲突实质上是让俄罗斯从被动封锁的局面,转而破局之道上,正所谓不破不立,普京已经开始为俄罗斯下个十年做规划了。

虽然总体上仍是美国占据上风,而且是短期内不可逆的优势,但局势已经让美国感到忧虑。

敌对的俄伊、不安分的欧洲和骚乱的美洲国家,看似风平浪静的世界格局却暗流涌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