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说起明太祖朱元璋,应该没有人不知道的,明朝作为大一统朝代,在中国历史上也寥寥无几。
朱元璋
但是朱元璋并非一开始就空手建立明朝的,而是经历了十年的积累,其中明朝的雏形是他建立的“西吴国”。
说起这个“西吴国”,很少有人知道,那么,朱元璋建立明朝北伐之前的西吴国是一个什么国家?和历史上哪个国家版图最为相似?
因为很少有描写这一段时期的地图,这里通过A战“布哈林”授权的动态地图进行讲解。
朱元璋堪称大器晚成的人物,23岁的时候,经历过乞讨、做和尚的朱元璋参加了轰轰烈烈红巾*起义。受到郭子兴的器重,并做了其女婿,有了资本。
28岁,朱元璋攻克了集庆,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随后把这里作为自己的主要根据地。
南京虽然被诸葛亮赞叹是“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但是南京毕竟做为四战之地,四面八方都有敌人,而且南京地处江南,很容易偏安一隅。
而我们从地图可以看出,公元年,朱元璋的地盘小的可怜,只有方国珍的三分之一,张士诚的五分之一,几乎忽略不计。如果有人说,十年后他会推翻元朝,你肯定觉得是痴人说梦。
这个时候,朱元璋采纳了老儒生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不断积蓄力量,同时接纳小明王的册封,不做僭越之举,积累了足以战胜西边强敌陈友谅的力量。
图中可以看出,相比较上一张图,公元年,短短四年时间,朱元璋的版图扩大了很大,已经超过了张士诚,但是版图还是比不上陈友谅的“汉”。
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决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年,爆发了著名的鄱阳湖水战,朱元璋战胜了陈友谅。
就此,朱元璋有了足够的资本,年,就接受小明王的册封为吴王,建立了西吴国。这一年朱元璋36岁。
年,我们可以看出,西吴国的版图是这样的。朱元璋已经成为了南方版图最大的割据者。
为什么叫做“西吴国”呢?原来在南京的东边苏州,还有张士诚的*权,张士诚和红巾*很不对付,他还曾经逼走了刘福通等红巾*领袖,他建国自称吴王,所以他的领地也叫作吴国。但是这个吴王是张士诚自己册封的,红巾*并不承认。这就有了东西两个吴王。
注意,这里不是自己称王,而是接受册封,表示朱元璋依然觉得自己力量还不足,还必须依靠红巾*的正统。
这个西吴国,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国家的雏形,虽然用的纪年法是红巾*小明王的“龙凤”纪年,而且*令都是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这个国家拥有自己的货币、税收和*治制度,可以说,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国家形态。比如当时朱元璋就铸造过一种叫做“大中通宝”的钱币,目前早就是孤品,价值不斐。
我们都知道,年明朝建立标志着元朝灭亡,但其实年,元朝还并没有灭亡的时候,其实江南的西吴国和东吴国早就不听元朝号令了,就已经是新的朝代了。
所以,事实上的明朝,恐怕应该从年开始才对。
当然了,这个西吴国只持续了五年,年,朱元璋占领平江府,灭亡张士诚*权。
大家可以看出,此时的吴国已经非常庞大,甚至像极了三国时期孙权的吴国。
只是孙权的吴国一辈子偏居江南,朱元璋不甘心如此。
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统一了全中国。
这是朱元璋称帝时期的版图,比较上一张的西吴国,我们发现,山东已经被攻取,此外,南方浙江的方国珍、福建的陈友定、广东的何真都被击败,这些自然不在话下。
也就是说,从年,到年,这个西吴国存在了五年,只能算一个过渡王国,而且当时的正朔是元朝,也没人承认其正统。
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很沉着冷静,28岁的时候,朱元璋就占领了南京,一座人口数十万的大城市,他并没有像张士诚那样贪图享乐,贪图江南富贵,而是锐意进取,36岁击败陈友谅,建立西吴国。
随后用了4年的时间,成为了皇帝,40岁成为明太祖。
最终,明朝这一名字覆盖了曾经的“西吴国”,就像大家都称呼“吴王张士诚”,却没人称呼朱元璋吴王那样,朱元璋是成功者,早就用明朝这一名字覆盖了。
公元年,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攻克了大都,赶走了元朝。
公元年,朱元璋驾崩时期,明朝已经是开国时期面积的三倍大小了。当然了,还是没有占领西域,因为西域是东察合台汗国,关于明朝为何没有占领西域,可以看我昨天的文章:为什么相比较汉唐清来说,明朝未能管辖新疆全部地区,在管理新疆上远不如汉唐清?
那么,这个国家和历史上哪个国家版图和发展历程最为相似呢?
事实上,是历史上的杨吴和南唐。
南唐还有点知名度,这个杨吴,很多人确实很陌生。
杨吴的建立者也是一位唐末枭雄,名叫杨行密,之所以统治中原的朱温没有办法占领江淮,就是败在了杨行密之手。
我们比较下杨行密和朱元璋,发现惊人的相似。
朱元璋起家于安徽濠州,杨行密起家于安徽庐州。
朱元璋强大起来占领了集庆府,今天的南京。杨行密强大起来占领了扬州,之所以不占领南京,是因为隋文帝灭南陈的时候焚毁了建康城,整个唐朝,南京依附于丹阳,不是大城市。
朱元璋的西边有盘踞两湖的陈友谅,杨行密的西边也有盘踞两湖的马殷,后来建立了楚国。
朱元璋的东边是首都苏州的张士诚,杨行密的东边是首都杭州的吴越国,而且杭州最先作为国都,就是在钱镠做国王的吴越王国时期。
因此,朱元璋和杨行密,命运几乎一样,地盘也是如此。
而且,巧合的是,朱元璋被韩林儿册封为吴王,杨行密也被晚唐册封为吴王。
同样都是吴王,同样东边都有一个吴国,同样西边都有一个两湖强敌,同样北边都是强敌。
几乎一样的命运。
我们比较下两张图,发现很为相似。
朱温-王保保。
杨行密-朱元璋
马楚-陈友谅
闽国-陈友定
前蜀-明玉珍
吴越-张士诚、方国珍
所以元末的乱世简直就是五代十国乱世的重现,只不过五代十国持续时间长一点,很多王国被固化、承认了,元末持续短一点,很多王国并没有被承认。
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加上汉末群雄的割据图进行三个的类比,我们更能发现有趣的现象。
曹操-朱温-王保保。
孙权-杨行密-朱元璋。
刘表-马楚-陈友谅。
闽国-陈友定。
刘璋-前蜀-明玉珍。
吴越-张士诚、方国珍。
可以看出,除了闽国和吴越等地没有对应外,几乎都对应着相应的割据。
但是,杨行密没有朱元璋的天命,他40岁受封淮南节度使,50岁受封吴王,53岁就去世了。
而如果我们这么对比的话,朱元璋夺取天下的难度显然大得惊人,类似于孙权和杨行密夺取天下。
朱元璋40岁成为明太祖,在位30年,不仅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而且经历了整整一代人,建立了稳固的统治。
杨行密死后,他的儿子荒淫无道,最终被权臣徐温把持。
徐温的养子徐知诰最终篡夺了吴国,他自称本姓李,战乱中走失,自号和唐朝皇室同宗,所以也建立了唐朝,史称南唐。南唐迁都建康,重新建造了建康城,改名“金陵”,这才有了宋元时期繁华的金陵城,这是南京的第二次复兴和重生。
南唐是五代南方王国中为数不多敢于称帝的,最终被周世宗柴荣打服,夺走淮南十四州后,取消了帝号,重新成为王国。
事实上,说起南唐,我们就想起才华横溢的李璟和李煜父子,两个人更适合做词人,但是南唐一开始也是锐意进取的,也进行过开疆拓土,之前说过,江浙已经被吴越王国占据,且实力强劲,于是,南唐的主要扩张方向是绕过浙江的福建。
公元年,南唐大*进入福建。闽王王延*不是南唐的对手,没撑多久就在建州(福建建瓯)投降了。闽国灭亡了。
南唐当时占据的是南京+苏南+皖南+江西,如今又有了福建,可以说地盘十分广大。
但是整个版图呈现出一个U字形,不好管理,最终福建福州落到了吴越手上,而闽南的泉州和漳州建立了清源*,脱离了南唐统治。
南唐在消灭福建的闽国之后,雄心大涨,也觉得自己可以开疆拓土,于是,又开始看中了湖南的楚国,正好楚国又发生兄弟内乱,公元年,南唐大*进入湖南。形势不错,很快拿下长沙,楚国又灭亡了,南唐不经意间灭了两个国家,堪称奇迹。
结果,李璟一番折腾,全是搜刮财物了,惹得湖南民怨沸腾,最终楚国旧将刘言、周行逢,把南唐*赶了出去,周家就管辖着湖南,但并非建国,而是号称“武平节度使”。
从这里可以看出,南唐也曾经消灭了东边的闽国和西边的楚国,和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也差不多。
那么,为什么朱元璋最终成功了,西吴国变成了明朝,并且北伐成功,统一了全国,南唐却失败了,不仅从王朝变成了小王国,还最终被北宋所灭?
两者的命运差异,为何如此呢?
1、*治上的原因
首先,朱元璋时期,因为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朱元璋*令的施行,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西吴国,也能保障*令畅通到每一个村镇。
但是南唐所在的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尤其严重,南唐李璟都灭亡了闽国和楚国了,结果转眼间,闽南就变成了清源*节度使,湖南就变成了武平节度使,完全脱离了管辖,这种藩镇割据的分裂导致国家十分破碎,所以统一全国的北宋,宋太祖赵匡胤才行了消除藩镇的*治改革。
只能说,五代十国那样的*治环境,要想统一全国,建制就是地狱模式。依靠柴荣和赵匡胤两代人的努力才勉强统一,已经十分不容易。
2、经济上的原因
这一点原因大家都会想到的,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尤其是经济和外贸极其发达的南宋,诞生了泉州、广州等大型外贸港口,因为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才有了朱元璋北伐的成功,而这在宋朝之前是很难实现的。
3、缺乏好的*师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有著名的*师刘伯温,在朱元璋刚刚站稳脚跟的时候,北方有元朝强敌,西边有陈友谅,东边有张士诚,福建还有陈友定等势力。
在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应该先进行北伐,攻打元朝,赢取民心。
刘伯温反对,认为元朝尚能苟延残喘,但是陈友谅已经是虎视眈眈,必须正面敌人了。
而对于先打陈友谅还是张士诚,刘伯温分析,先打陈友谅,张士诚必然贪图享乐和胆小,不敢攻取金陵。
但是先打张士诚,胆大且狂妄的陈友谅一定会趁虚而入。
最终,朱元璋定下了先正面对决陈友谅,再消灭张士诚,最终北伐和元朝对决的策略,这一大策略有效避免了多线作战,保存了实力。
反观南唐,北边是强大的后晋、后汉、后周等中原王朝,西边是楚国,东边是强大的吴越国和弱小的闽国,结果它不去进攻强敌,反而捡软柿子捏,消灭了闽国和楚国,最终什么都没得到,对于自身实力毫无增长。被北周周世宗打得丢了淮南十四州,首都金陵洞开,这些都是愚蠢的战略导致的。
所以,朱元璋能够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结合的产物,不可复制。